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任命宦官掌管禁军并成为定制。从那时起,宦官势力变得无法控制。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47301[/img]
宝历二年(826年)十二月,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杀害,另一位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
文宗对宦官的专权一直不满。大臣李训和郑注知道文宗有反抗之心,于是与文宗密谋杀害宦官。李和郑是王守成的介绍,可以进入朝廷当高职。文宗认为,与他们谋事不容易引起宦官的警惕。
当时外人只知道李、郑依靠宦官擅长威福,却不知道他们和文宗还有别的秘密。太和九年来,文宗以李训之谋杀害曾参与杀害唐宪宗的宦官陈洪志,不久又以李、郑之谋杀害了王守澄。
虽然李和郑的共同目标是消除宦官的专权,但他们开始争取成功,发展成不同势力的局面。9月,李培被提升为首相。同时,郑注被派到其他地方担任凤翔节日使者。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援助,但内部还有另一个计划。如果清除宦官的计划成功,下一个目标是郑注。
甘露之变的过程
公元826年,宦官王守成为唐文宗,拥有穆宗的第二个儿子李昂。文宗在位期间勤勉听政,提倡节俭,全心全意地摆脱宦官。公元830年,文宗任命宋申锡为宰相,要求他秘密铲除宦官势力,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他计划破产。
后来文宗生病了,急着找医生。正好宦官王守澄手下有个官员叫郑注,精通医道。王守澄把他推荐给文宗治病,文宗吃了他的药。果然,他的病一天比一天好。
[img]47302[/img]
文宗很高兴。他召见郑注,发现郑注口齿清晰,像个有才华的人,所以他被提拔为皇家历史医生。郑注有一个朋友李培。他原本是一个非常沮丧的小官员。当他听说郑注被朝廷重用时,他带了一些礼物去见郑注。郑注只是想找个帮手,所以他请王守成向文宗推荐李培。李培也得到了文宗的信任,后来被提升为首相。
文宗重用郑注和李训,准备依靠他们来切断宦官。公元835年,郑注建议文宗剥夺王守澄的实权,毒死他。他们发现王守澄手下有一个宦官仇士良,与王守澄有矛盾。他们邀请文宗封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带领一些禁卫军。随后,李训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王守澄失去兵权后,文宗给了他一杯毒酒,毒死了他。
然后,郑注和李训计划在埋葬王守澄时,要求所有宦官为王守澄送葬,然后带领自己的士兵用藏斧杀死他们。但李训渴望成功,决定先开始。
公元835年,李训提前在宫中部署了部队。文件上朝后,他假称甘露在大明宫左金武大厅后面的石榴树上夜落(甘露是天下升平的吉祥标志),诱使神策军中尉仇士良一举杀死宦官。
出乎意料的是,仇士良看到了缺陷,他们立即回到了大厅,拿着文件直接逃到了内宫。在上帝放慢脚步后,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宫,追捕所有参与计划的官员。李燕和郑朱的家人被杀,数千名与事件无关的朝廷官员被杀。文宗、李燕和郑朱计划杀害太监的计划完全失败,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甘露的变化”。
甘露变化的影响
甘露变了以后,宦官一直牢牢掌握着军政大权,君主的废弃和生死也掌握在宦官手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
[img]47303[/img]
“世界上的一切都取决于北司,宰相只是写文件。”宦官“威胁天子,低头看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都和家人告别了,也许他们什么时候会被杀。
唐文宗更被宦官欺负。有一次,他问当值学士周勇:“我能成为前辈吗?”周勇回答说:“陛下尧舜之主也是。”文宗叹了口气,“我怎么敢比尧舜?周勇:“亡国之主怎么能比圣德更好?”文宗说:“害羞,献身于强大的诸侯,现在我受制于家庭奴隶。用这句话来说,我不如!”因为哭泣,沾着裙子,流着鼻涕,所以我不再看朝廷了。
直到朱温在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杀死宦官,唐朝的宦官势力才消失。然而,唐朝很快就因为朱温建篡夺后梁而灭亡。
甘露的变化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是第二次宦官时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