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家分晋有什么历史意义?成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三家分晋的过程是怎样的?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三家分晋典故

自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以来,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卿互相倾诉。后来赵把范、中行灭绝后,公元前453年与韩合作﹑魏灭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img]46986[/img]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令韩虔﹑赵籍﹑魏斯是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分为晋国公室。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认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分水岭。将晋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分割。因此,韩、赵、魏也被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分水岭。

三家分晋的过程

一、智、韩、魏攻赵

经过春秋时期的长期争霸战争,许多小诸侯国被大国吞并。一些国家发生了变化,权力逐渐落在几位医生手中。这些医生过去是皇室贵族。为了扩大他们的力量,他们积极对外战斗。这样,他们的力量越来越大。

晋国,一直被称为中原霸主,在春秋末期,君主的权力也下降了。实权由六位医生(韩、赵、魏、智、范、中国银行)控制,包括英、栾等大家族。他们有自己的领土和武装力量,互相攻击。后来,两家(范、中国银行)被分散,其余的是智慧、赵、韩、魏。这四个家庭是智慧家族中最强大的。

春秋末期,越国灭亡吴国,勾践率军北上召开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智伯瑶执政后,他向三位医生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要求1万户口给晋公。

三位医生都担心失去土地后,自己的实力会下降,不愿意给封邑。然而,这三个家庭并不均衡。韩康子首先将土地和10000户口转让给晋公;魏桓子也害怕智伯瑶的力量,并放弃了土地和户口。智伯瑶又问赵襄子,赵襄子不同意。智伯瑶回到晋公,命令智家、韩、魏一起发兵攻打赵家。

[img]46987[/img]

公元前455年,智伯瑶率领中军,韩军为右路,魏军为左路,三队人马直奔赵家。赵襄子知道自己寡不敌众,就带着赵家兵马退役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几天后,智伯瑶率领的三家人包围了晋阳。

赵襄子命令士兵们坚决守卫城市,不要战斗。当三名士兵攻击城市时,城市头上的箭似乎像蝗虫一样落下,使三名家庭无法前进。晋阳城已经用弓箭守卫了两年多了。三名士兵和马从未攻击过它。

有一天,智伯瑶去城外看地形,看到晋阳城东北的晋水,突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晋水绕过晋阳城向下游流动。如果把晋水带到西南,晋阳城不会淹吗?他命令士兵们在晋水旁边再挖一条河,直到晋阳,在上游筑坝,拦住上游的水。这时正好赶上雨季,水坝上的水满了。智伯瑶命令士兵们在大坝上挖一个缺口。就这样,大水直冲晋阳,灌进城里。

城里的房子被淹了,人们不得不跑到屋顶避难,炉子也被淹在水里,人们不得不挂起锅做饭。然而,晋阳市的人们讨厌智伯瑶,宁愿淹死也不愿投降。

韩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顺从地答应了,心里暗暗吃惊。原来魏家封邑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韩家封邑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旁边有一条河。智伯瑶的话提醒他们,晋水不仅可以淹没晋阳,也许有一天安邑和平阳也会遭受晋阳同样的命运。

二、赵说服韩,魏反攻智

晋阳被洪水淹没后,城市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困难。那天晚上,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离开城市,先找到韩康子,然后找到魏桓子,让他们反过来攻击智伯瑶。韩、魏两家犹豫不决,张孟谈后,自然同意了。

第二天晚上,三年后,志伯瑶在营里睡着了,突然听到一声喊杀的声音。他迅速从床上爬起来,发现衣服和被子都湿了。然后他仔细看了看。营地里全是水。起初,他认为这可能是大坝的决口。水倒进他的营地,并迅速要求士兵们抢修。但过了一会儿,水势越来越大,淹没了营地。

[img]46988[/img]

智伯瑶惊慌失措。一瞬间,战鼓从四面八方响起。赵、韩、魏的士兵开着船和木筏冲了过来。智家的士兵被砍死,淹死在水里。智伯瑶全军覆没,他自己也被三家人抓杀。

为了避免后患,韩、赵、魏开始率军攻打智氏封邑,一次杀死200多个智伯家族,震惊世界!甚至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

三、三家分晋

晋出公怒不可遏,向齐、鲁借兵讨伐三卿。韩、赵、魏三卿联手攻打晋出公,出公无法抗拒,不得不被迫逃跑。结果,他死在路上。晋出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历史上被称为晋哀公。后来,他们还分割了晋留下的其他土地。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使者去洛邑见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们三家封为诸侯。周威烈王认为不承认是没有用的。最好是顺水人情,正式把三家封为诸侯。

打完之后,韩(都城在河南禹县,后迁至河南新郑)、赵(都城位于山西太原东南部,后迁至河北邯郸)、魏(都城位于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今河南开封)已成为中原大国,加上秦、齐、楚、燕四大国,历史上被称为“战国七雄”。

三家分晋的历史意义

晋阳之战持续了大约两年。赵、韩、魏携手共进,共同攻灭智氏,瓜分其领土。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智氏族的存亡不仅关系到晋国的局势,也深刻影响了春秋战国时期全世界的局势。

“三家分晋”成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分界点。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出现,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


三家分晋有什么历史意义?成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点三家分晋有什么历史意义?成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

  • 许多古代著名的将军显然可以反抗,为什么宁愿被杀也不愿反抗呢?
  • 同样倒霉的还有名将白起,为君王打了一辈子,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最后也没有好下场,被秦王赐死子啊杜邮。 每次看到这样的悲剧...

  • 揭秘:春秋历史上国君与大臣之间的生死对决
  • 鲁昭公是孔子同时代的鲁国君。虽然他在位32年,但亲政机会很少。他在任时,国家内忧外患严重,政权掌握在大臣手中。为了求亲...

  • 揭秘:为什么孔门弟子樊迟不受欢迎?
  • 懒种潘岳花,学种樊迟稼。心闲梦睡安,志满忧愁。没有幸福享受荣华,有分贫穷。燕度春秋社,蜂喧早晚衙。茶瓜,林下渔樵话。...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
  • 齐桓公的四个儿子争夺王位,结局如何?以下是详细的文章介绍。 齐桓公一死,易牙、竖貂秘不发丧,先打跑了王子昭。 第二天,...

  • 谁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老师?历史上最神秘的世外奇人
  • 世外奇人最神秘 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一个陌生人隐居在清溪。据说他一生只下过一次山。虽然这个人一年四季在深山峡谷采药修...

  • 解密:谁是因为遵守周礼而被杀的春秋国君?
  • 鲁隐公(前722-前712年在位)、姬姓、名息、鲁国第十三代国君、周公第八世孙。其实鲁隐公本人对历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