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业(636-684年),又称李敬业,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唐代官员、将领。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司空李积的孙子,梓州刺史李震的儿子,因父亲早逝,直接继承了祖父的英国公爵位。李敬业是唐瑞宗反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的领导者。
[img]46973[/img]
徐敬业造反
一、徐敬业被贬到扬州
总章二年(669),李积去世,李敬业袭击英国公爵,历官太仆少卿,眉州刺史。弘道元年(683),唐高宗李治去世,李显即位。第二年,改元思圣,武则天以太后临朝称制,很快就废除了李显,立豫王李旦为帝,武则天掌握了全部权力。
同年,李敬业和弟弟命令李敬猷、唐之奇、长安主薄罗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因事罪。李敬业被降职为柳州司马,李敬猷被免职,唐之奇被降职为瓜苍令,罗宾王被降职为临海城,杜求仁被降职为易县令。杜求仁是杜正伦的侄子。
二、徐敬业开始造反
魏思温曾任御史,再次被罢免。他们都聚集在扬州。他们对失去官职感到不满,于是阴谋混乱,以挽救和恢复庐陵王位为借口。
[img]46974[/img]
李敬业设立了三个政府部门:第一个叫匡复府,第二个叫英国公府,第三个叫扬州大都督府。李敬业自称是匡复府的将军,领导扬州大都督。任命唐志奇、杜求仁为左右历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文为军师,罗宾王为记室。十多天来,他们聚集了10多万士兵。
罗宾王写了李敬业著名的《为李敬业请武赵》。李敬业又找到了一个看起来像已故王子李贤的人,欺骗人们说:“李贤没有死。他逃到了这个城市。他命令我们开始军队。”于是他为命令世界服务。楚州司马李崇福率领下属三县响应李敬业。
只有盱眙人刘行举占领县城,拒绝从命。李敬业派将领尉迟昭进攻盱眙。武则天下诏任命刘行为游击将军,任命弟弟刘行为楚州刺史。
徐敬业兵败身死
李进攻,乘风纵火,李敬业大败,斩首7000级,淹死无数人。李敬业等轻装骑马逃入江都,带着妻儿奔赴润州,准备从海路逃到高丽;李进兵驻江都,分别派将领追李敬业。
[img]46975[/img]
B丑(18日),李敬业到达海陵边界,被强风阻止。他的部门砍掉了李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的首级向官兵投降。余党唐之奇和魏思温被捕。斩首后,他们的头被送到了神都。扬州、润州和楚州平静下来。
徐敬业的历史评价
《旧唐书》:“奉献不蹈贻谋,至于覆族,悲夫!”
《新唐书》:"及其孙,因民不忍,举兵覆宗。"
李积:“我不做这个。但是,破我家的人必须在这里。”
陈岳:“奉献可以用魏思温的策略,直指河洛,专门为了匡复,纵军败身杀人,忠诚在焉。希望金陵王气真的是叛逆,什么是不败?”
张迅:“敬业举义,魏思温劝他直接去河洛,以匡复为事。这与尹德毅的说法相结合,萧的建议是鹿王从可,他们都很聪明。俗话说:‘输棋胜’。珍惜当局的人迷耳。”
蔡东藩:“徐敬业起兵扬州,可以用魏思温的策略直接指向河洛,锐图匡复,甚至战败身亡。他仍然是唐朝的忠臣。他甚至开始以失职为生,然后以营巢为生。他死得不够珍惜。比如翟毅和袁灿,他们都很惭愧。要想自私,身名两败,裴炎和徐敬业都是用一个私字误之。”
徐敬业造反的过程是什么?历史对徐敬业造反的评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