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都护府是汉代西域(今新疆轮台)设立的管辖机构。是汉代西域官阶最高的官职。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6968[/img]
“都护”是汉西域地方最高长官,“秩比二千石”,相当于大陆的“郡都尉”。“郡都尉”是一县领导太守的副职,负责军事工作。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西域设立了“都护”,实际上等同于县级划分。
其主要职责是保卫领土,协调西部地区各国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制止外部势力的入侵,维护西部地区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都护”统治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30多个国家。各国“翻译长、域长、君主、监事、官员、大禄、百长、千长、都尉、运河、当户、将军、相王,都佩戴汉印丝”,确认为汉官。
谁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如果你想知道谁设立了西域都护府,首先要从这个机构出现的时候开始。前60年,都护府出现在西域,开始在西域正式设立官职,派兵驻守,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这时,正式的西汉王朝统治时期。
作为一个特殊的行政机构,能够建立它的人一定是西汉时期最高的统治者。说到这里谁建立西域都都都护府的问题,就很简单了,也就是说西域都都护府是由当时的统治者汉宣帝建立的。
汉宣帝作为西域首府的建立者,是一位非常杰出的皇帝。自从他18岁掌握了政府,他就一直致力于改变人们的生活。他非常认真地处理政府,任命了贤惠的部长,并帮助人们制定了许多强有力的政策。
同时,他也是一个重视官员治理的皇帝。在他看来,只有国王才能更好地统治国家。汉宣帝是一位非常著名的贤惠君主。在他的治理下,这个国家曾经出现过最强大的场景。
[img]46969[/img]
建立西域都护府的意义
一、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汉代版图,中央政权开始在这里行使主权
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行政机构和任命官员,派兵驻扎并屯田,统计当地户口,实施汉代政令,是国家行使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域中央政权管理奠定了基础。
西部保护政府的建立,打破了西部小国的隔离,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下,西部交流,增强了西部城市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也增强了西部与大陆的密切联系,增强了西部地区对中央政权的认可。
二、随着西域都护府的建立,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增多
中原的文化体系对西部地区有很大的影响。例如,龟兹王江宾从中原返回龟兹后,将中原的礼仪体系带回龟兹并实施。西部地区的音乐和舞蹈也被引入大陆,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
首先,西部国家摆脱了匈奴的残酷统治,转向了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发达的汉朝,加强了与大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
这种联系无疑有利于当地社会的发展,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匈奴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在西部地区设立了“仆仆船长”,旨在勒索奴隶和财产,“准备他们的租金,高价值,严格的期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各民族人民。
汉开西域后,情况大不相同。所有国家都不需要向汉贡纳税。汉派驻西域的驻军和官员完全取决于屯田和大陆朝廷,不承担各国的负担。同时,大陆的农业灌溉技术和冶炼工业也传播到西域,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提高。
[img]46970[/img]
汉朝的统一有效治理使西部地区有了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这也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愿望。因此,西部地区的国家“不喜欢匈奴”和“慕汉”。每当汉朝不在西部地区设立时,匈奴力量就会卷土重来,西部地区的所有国家都会“数一数人”,渴望大陆,希望重新打开玉门关和阳关,恢复汉朝的管辖权。
西域都护府恢复了匈奴切断的“丝绸之路”的发展,畅通无阻。各国人民在这条中西交通要道上播下了友谊的种子。西域的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豌豆等)、胡瓜(黄瓜)、大葱(大葱)、胡萝卜等植物和骆驼、驴、马的优良品种已引入中原。大陆的丝绸织物、铁器等工艺品和生产品不断传入西部地区。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极大地丰富了来自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
汉西域都护府的管辖也为中国后代王朝开创了先例。十六国后,凉吕光统一西域后,模仿汉代,设立西域大都护,行使主权。唐代,边区各族先后统辖一个政府后,也分别设立了都护府。唐东北有“安东都护府”;北面有“安北”、“单于”等都护府;西北有“安西”、“北庭”等都护府;西南有“保宁”、都护府“支南”。这些都借鉴了汉代,适应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形成和巩固的需要,具有积极的历史作用。
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保证了东西商路的畅通,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谁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