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是第四个被秦王彻底摧毁的国家。它是战国七雄中除韩国以外最弱的国家。燕国起源于召公。西周初,召公被封于燕。从那时起,他的后代不断扩大。最后,燕国成为姬姓诸侯中“文武所赞大封”之一。春秋时期,它在战国时期排名第十二位诸侯,在战国时期排名第七位。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燕国是最早被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因此,燕国历史悠久,成立900年。它是周王室最后的血液,也是姬姓诸侯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
春秋时期,燕国国力较弱。在春秋五霸相继出现的时代,燕国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任何成就。战国时期,燕国的国势有所改善,但仍弱于其他诸侯国。
[img]46239[/img]
公元前315年,当各国变法接近尾声时,燕国的变法还没有实施,反而出现了内乱。燕王迅模仿禅让制度,将王位传给燕将子,引发了燕国的政治动荡。齐国趁机出兵攻燕,杀死子之,攻占燕国都城,燕国几乎亡国。
燕昭王继位后,立志雪耻,开始大力吸引人才。他筑金台,求购千里马。最后,魏国的乐毅、赵国的剧辛、齐国的邹衍都为燕国效力。一时间,燕国迅速强大起来。公元前284年,齐国树敌众多,引发五国联军攻齐。燕昭王命乐毅率军出征,在乐毅的指挥下,燕军直接进攻齐国都临淄,半年内连接齐国70多个城市。齐国只剩下两座城市,燕昭王终于报仇了,但齐国和燕国也成了世仇。
然而,燕国的繁荣只持续了燕昭王的一代。燕昭王后,燕国又衰落了。燕国灭亡较晚,赵国被用作屏障。燕国君主多不明大势,多次与齐赵作战。燕国弱,自然输多赢少,但也严重拖累了赵国,加速了赵国的衰落,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燕赵之间的第一次战争发生在邯郸战争后。经历了长平战争和邯郸战争的赵国遭受了重大损失。燕王目光短浅,派出60万军队攻击赵。赵国派廉颇率领8万赵军进攻,击败燕军主力,包围燕国首都。燕国被迫割地求和。
[img]46240[/img]
此后,燕赵之间不断发生战争。秦王政十一年后,赵王再次派军攻燕。秦王趁机出兵抗击赵援燕。赵失去了九座重要城市,国力被严重削弱。嘴唇死了,牙齿冷了,赵抗不了秦,燕就岌岌可危了。
秦赵决斗时,王子丹在秦国做人质。邯郸时,王子丹也在赵做人质,嬴政是小时候的朋友。然而,嬴政成为秦王后,王子丹去秦国做人质。嬴政对他很不好,没有礼貌。王子丹非常生气,决定逃回家。
秦王政十五年后,王子丹逃回了燕国。在秦国人质期间,他受到羞辱,清楚地看到秦国的目标是摧毁六国,统一世界。因此,他决定削弱秦国进行复仇,但经过与大臣的讨论,燕国的对策既不是训练兵马,也不是与诸侯抗击秦朝,而是决定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找人刺杀秦王。
[img]46241[/img]
不久,秦将樊战败,畏罪逃到燕国,投入太子丹门下。燕臣鞠武认为,太子丹逃回燕国,已经惹怒了秦王,此时如果燕国收留秦国的叛将,必然会引发秦军攻燕。他主张尽快将范于期送出国,然后与齐楚、匈奴等一切可以联合对付秦国的势力合作。然而,王子丹渴望复仇,认为很难取得结果。即使他得到了结果,他也要等很长时间。因此,他积极寻找刺客并计划暗杀。
公元前230年,秦灭韩。不久,王健和其他人分两支军队攻击赵,包围赵都邯郸。赵军在李牧的带领下顽强抵抗,但诸侯们预感到赵国即将灭亡,所以每个人都处于危险之中,担心下一个被摧毁的人是他自己。王子丹也很焦虑,所以他去找田光讨论对策。于是,田光向王子丹推荐了荆轲。
燕太子丹削弱秦国的对策是什么?燕国把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