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6年,齐民王灭宋,南侵楚,西侵三晋,齐国势达到巅峰。齐王想吞并两周,成为天子。然而,让齐国没想到的是,随之而来的五国伐齐,会让自己跌入谷底。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合燕、秦、韩、赵、魏攻齐,攻入临淄,连下73个城市,齐城不下的只有莒和即墨。齐王逃进莒,被淖齿杀死。王孙贾与莒人杀淖齿,立齐民王子法章为齐襄王。
虽然齐襄王在位时,但齐国成功复国。然而,自五国伐齐以来,齐国已经崩溃,完全离开了战国霸主的舞台。那么,问题来了。五国伐齐后,谁是最大的赢家?在这方面,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燕国。然而,事实上,像齐国一样,燕国并没有得到多少好处。让我们给你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45418[/img]
@ 就燕国而言,公元284年,乐毅率领燕国大军占领齐国70多座城市。然而,在公元前279年,燕军仍未能完全消灭齐国。在此基础上,面对齐国的反抗,燕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田单用反间计废除了乐毅的职务。燕惠王换骑劫代替乐毅为将军,乐毅被迫离开赵国。
基于此,田单组织反击,以“火牛阵”击败燕军,收复失地。因此,燕国占领了齐国的领土,乐毅离开后又回到了齐国。此外,在田单的反击过程中,燕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基于此,在这一点上,似乎五国进攻齐国后,齐国和燕国都输了,尤其是燕国,只是为了报复齐国的仇恨,事实上,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那么,问题来了。五国伐齐后,齐国和燕国两败俱伤。谁是真正的赢家?在这方面,似乎五国伐齐后,秦、楚、赵都获得了一定的利益,可谓五国伐齐的真正赢家。
[img]45419[/img]
就楚国而言,十五年(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破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齐民王逃亡。在楚顷襄王命的带领下,他被齐民王任为齐相。后淖牙杀了齐民王,夺取了齐国淮北的土地,也就是说,楚国本来想救齐国。然而,看到乐毅已经连接了70多座城市,楚国改变了主意,也就是说,他趁火抢劫了齐国。楚国在夺取齐国淮北之地的基础上,也在战国后期消灭了齐国旁边的鲁国。因此,五国伐齐后,楚国几乎贡献不大,却获得了实实在在在的利益。
就赵国而言,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欲自立为帝,又怕齐国反对,于是尊齐王为东帝,自立为西帝,同意五国伐赵,瓜分赵国。在地理位置上,赵国正好在秦国和齐国之间。因此,当秦昭襄王和齐闵王并称东西两帝时,他们准备联手消灭赵国。当然,苏秦等人的计划,攻打赵国的计划还没有实施。但无论如何,秦齐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可谓倍感压力,如坐针毡。
战国时期五国伐齐后,真正的赢家是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