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6年,周红王59年去世。西周公国(东周正统王氏)被秦昭襄王摧毁,后来由东周公国(周王室分裂的小国)行使周天子的权利。七年后,它也被吕不韦摧毁,到目前为止,周朝已不复存在。在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东周王室不仅实力薄弱,而且无法与战国七雄相比。此外,作为世界共主的权威,周王室在魏、齐、秦等诸侯国的称王已经消失。然而,正是这样的东周王室,直到战国末期才被秦国彻底摧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名存实亡的东周能坚持到战国末期才被灭亡呢?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5410[/img]
@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阶段。春秋时期,虽然周王室的地位和权威有所下降,但除楚国外,大多数诸侯国仍将周王室视为天下共主。尤其是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也打着周王室的旗号行霸。然而,在战国时期,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之后,东周王室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楚国以外的战国七雄,即秦国、魏国、韩国、赵国、齐国、燕国,通过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先后被称为王。战国七雄全称王,周天子连名义上的地位,或者连傀儡的价值都没有。
但对秦国等强国来说,却不敢轻易消灭东周王室,这与东周王室的地位直接相关。在周平王东迁之后,洛邑是周朝国都洛阳的古称,东周王朝就在这里。洛阳“八方之广,周洛为中,称洛邑”。《尚书》称“土中”、“洛师”、“洛邑”、“新邑洛”、“东国洛”。在地理位置上,东周王室的所在地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必经之地。然而,一旦秦国占领了该地区,它无疑会对韩国和魏国构成极大的威胁,从而促使韩国、魏国、赵国、楚国等诸侯国共同加热,以与秦国竞争。
[img]45411[/img]
相应地,对于韩国、魏国、楚国等诸侯国,如果能占领洛邑及其周边地区,就可以将秦国堵在函谷关,从而抑制秦国向东扩张。@ 显然,如果秦国消灭了东周,占领了洛邑,将导致韩魏暴露在秦军的攻击范围内,势必导致三晋等诸侯国的联合反击。值得注意的是,在战国中期和早期,秦国并没有独自与多个诸侯国的联合进攻竞争。至于韩国、魏国、楚国等诸侯国,只要不想和秦国分手,就不会轻易去动东周王室。
@ 因此,对于韩国、魏国、秦国等诸侯国来说,只能逐渐侵占东周国的疆域,而不是直接消灭。另一方面,虽然周天子名存实亡,但他没有实力与战国七雄中的任何一个竞争。然而,东周王室的消灭可以说刺穿了最后一层窗纸,暴露了他们取而代之的野心。战国中期,齐国攻破燕国,消灭宋国,暴露了这样的野心,遭到五国伐齐,从而在战国后期崩溃。
@ 对于秦国、赵国、魏国、齐国、楚国等强国来说,如果他们无法承受东周消灭造成的世界英雄的攻击,他们自然不会轻易开始。当然,在公元前256年,秦国赢得了长平之战,解决了赵国的强敌。此外,魏国、齐国和楚国的活力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此时,秦国能够承受东周灭亡带来的反应,因此选择派兵结束周朝的历史。
为什么名存实亡的东周要到战国末才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