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朝宫廷卫士的称号是什么?《明史》对此有哪些记载?

大汉将军,明朝宫廷卫士的称号。锦衣卫曾编辑大汉将军1500人,以身材高大的人为宫廷卫士,资源壮观。还有红盔将军、明甲将军等。,也是宫廷卫士的称号。凡朝都会和皇帝一起旅行,侍从胡行,宿卫轮流轮换。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4582[/img]

明史职官志五

明代天子卫率为“大汉将军”,隶天下第一卫锦衣卫。据《明史》记载,总人数为1507人。《明史·职官志五》:“锦衣卫,掌侍卫,逮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导,恩阴寄禄无常员。

凡朝会,巡幸,则有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间注:共157人)等侍从胡行。

明史兵志一

又考了《明史兵志一》:"侍卫上直军制。太祖是吴王位,其年十二月设拱卫司,领校尉,隶都督府。洪武二年改亲军都尉府,统中、左、右、前、后五卫军,仪銮司隶妍。六年守卫金牌,铜涂金为之。长一尺,宽三寸。以仁、义、礼、智、信为号。二面俱篆文:一个是“守卫”,一个是“随驾”。掌握在尚宝司,卫士佩以上直,下直纳之。罢府及司十五年,置锦衣卫。南北镇有14个抚司,隶属于将军、力士、校尉,手持直驾侍卫、巡逻逮捕。选公、侯、伯、都督、指挥的第二个儿子,置勋卫散骑舍人,而府军前卫、旗手等十二卫各有刀官。锦衣所隶将军,初名天武,后改名大汉将军,凡千五百人。”

据此,“大汉将军”初名“天武将军”。

明太祖实录

考《明太祖实录》,《明史》确实记载。《明太祖实录》吴元年12月辛酉:“中书左相国李善长率领礼官以即位礼仪进入:..天武将军四人位于陛下的四角,一切都相对……”
这是明代官方史料中第一次被称为“天武将军”。

[img]44583[/img]

《明太祖实录》洪武六年五月乙丑:“国朝将军的设置,选择身体丰富有勇气的人,号称天武将军,立将军千家万户,总旗属于他们。年深者等而升之。凡早晚朝及宿卫胡驾俱执金瓜,披铁甲,佩弓矢,冠红英铁盔帽,列侍左右。如大朝会,则披金甲、金盔帽,列侍殿庭。有定数,有品秩的,按产品工资水平,余都支米二石。若死亡,子弟愿代者,验有勇气方许。人民和人才投资者也检查其是否可以使用。初隶拱卫指挥使司,后隶锦衣卫,止称将军。”

可见,“大汉将军”原名“天武将军”,隶拱卫司,始终在朱元璋称帝前的吴元年。洪武十五年,撤拱卫司,设锦衣卫。“天武将军”改名为“将军”,没有任何雄壮的形容词。

那么“将军”什么时候改名为“大汉将军”呢?明朝官方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根据《明孝宗实录》中的一段记载,可以推测大约是在永乐年间。弘治六年五月壬申的《明孝宗实录》:“兵部尚书马文升等应诏言九事:……一、定世袭以别功勤。谓:永乐中选大汉将军,随驾进入宜北等地,有擒斩功次,除授予千百户等官员外,子孙俱照例继承。正统七年有旨,大汉将军升职者,子孙承袭递降一级,今例减革,恐人心怨。乞自永乐二十二年前升职,曾继承二三代人,照旧世袭,曾减革者,等待其子孙告袭,恢复原职。世袭后,教职者就像正统的例子……”

南村辍耕录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1《大汉》条:“国朝镇殿将军,招募身体长大异常的人充电,凡有请给,名叫‘大汉衣粮’,年过五十方许出官。成书略早于《辍耕录》的《山居新话》(杨宇)卷4:“国朝镇殿军将,凡请给衣粮,名为‘大汉’,但年过五十的方许出官。陶宗仪的记载可能来自杨宇。《南村辍耕记录》是研究元末明初历史的重要笔记史料,其记录的真实性在学术界早已达成共识。


明朝宫廷卫士的称号是什么?《明史》对此有哪些记载?明朝宫廷卫士的称号是什么?《明史》对此有哪些记载?

,,,,,,,

  • 徐达简介 徐达是明代开国第一大将军的一生简述
  • 徐达简介:徐达(1332-1385),字天德,濠州(今安徽凤阳)。农家出身。元至正十三年(1353),参加朱元璋起义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

  • 于谦是怎么死的?民族英雄于谦死于谁之手?
  • 于谦是怎么死的?明宣宗去世后,刚满九岁的皇长子朱祁镇就位,历史上被称为英宗。英宗宠爱太监王振,导致土木工程发生变化,...

  • 徐达是怎么死的?徐达真的被朱元璋杀了吗?
  • 徐达是怎么死的? 洪武18年(1385)2月,徐达病逝于北平,享年54岁。他长期的军事生涯和辛勤劳动使徐达的身体逐渐无法支撑。最...

  • 明正德皇帝荒唐的政令:我的猪从此不允许吃猪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夺取世界后,结束了近百年的禁忌制度,再次死灰复燃。皇帝姓朱,关于避讳首当其冲的是“猪”字。“猪”、“朱”...

  • 戚继光的妻子是谁?戚继光为什么怕老婆?
  • 戚继光的妻子王夫人是什么样的角色?连天不怕,地不怕,不怕日本海盗,不怕战争,不怕死戚继光也怕她三分!们来谈谈这位神奇...

  • 朱祁钰痴心不把杭氏之子改成太子 天意怎么弄人?
  • 8月15日,明英宗回到北京师傅,从东安门广场入宫。景泰皇帝迎拜,英宗答拜,兄弟俩互相拥抱哭泣。为了教皇位,他们推了很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