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赵匡义登基后,为何没有按[金匮之盟]传给弟弟赵廷美?

赵廷美(947-984年),本名赵匡美,字文化,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宣祖赵弘殷之子,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四弟,母亲是赵宪太后杜氏。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起家嘉州防御使,转兴元尹、同平章事,迁侍中京兆尹。宋太宗即位,迁中书令,开封尹,封齐王。从征北汉,迁检校太师,进封魏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迁往西京留守,出贬洛阳,交接兵部尚书卢多逊。得罪宰相赵普,诬陷阴谋不当,降为涪陵县公,安置在房州。

雍熙元年(984年),病逝,追封涪王,追悼。

[img]44136[/img]

人物生平

宋太祖派潘美、曹斌等将军攻打南唐,派廷美于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出师劳军,廷美于农历正月初二抵达汴口,与李煜见面,两人谈诗论道,极具投机性。宋太祖赵匡胤去世,遵循皇太后杜氏(即杜宪太后)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临死前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根据“金匮之盟”的约定,宋太宗应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但赵匡义登基后,隐藏了“金匮之盟”的内容。魏王赵廷美一向专横傲慢,多次遭到三兄宋太宗的斥责。此时此刻,得知有“金匮之盟”一事,便对赵匡义十分不满,于是暗中策划,阴谋早日篡夺王位。

据说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廷美被宋太宗赵光义(时名赵炯)欺骗,用牵机药毒杀死后主李煜。

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赵廷美计划篡夺王位的阴谋泄露,宋太宗赵匡义随后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赵匡义念念手足之情,多次立功,仍让他留在西京(今洛阳)。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暂时全部迁往西京。

在被降职为西京留守后,他仍然经常与军事部门的尚书卢多逊勾结。两人勾结曝光后,魏王赵廷梅被辞去西京留守,削减所有官职,只保留魏王的空名,闲居在家;赵廷梅闲居在西京,后来降魏王为涪陵县公。

[img]44137[/img]

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赵廷美全家迁至房州,迁居后不久,忧愤成病,吐血而终,年仅38岁。

史籍记载

《宋史·列传第三·宗室一·魏王廷美传》

赵廷美墓

《宋史》记载:“改葬汝州梁县之新丰乡”。最新考古发现:汝州市陵头镇陵头村,是宋魏王赵廷美陵墓的所在地。据《汝州直隶全志》记载:“脾山下有宋魏王墓,位于州西北20英里。这个墓是宋太祖赵匡胤三弟赵廷美的墓。数据显示,秦王陵在脾山北坡向西北延伸。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三弟赵廷美和他的10个儿子和30多个孙子被埋葬在整个陵园里。

人物影响

宋太祖去世后,烛影斧声疑案流传。《包公案》(《后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小五义》)改为秦王,因不满哥哥太宗不遵祖制,想谋反被废。然而,宋太宗仍然把他的儿子赵爵封为王,称他为襄阳王。后来襄阳王叛乱,被包拯消灭。


赵匡义登基后,为何没有按[金匮之盟]传给弟弟赵廷美?赵匡义登基后,为何没有按[金匮之盟]传给弟弟赵廷美?

,,,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

  • 郑贡用酒救了一个国家 为什么最后却喝死了自己?
  • 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喝酒的社会。陌生人只要坐在酒桌上喝几杯酒,自然会有更多的话,关系也会慢慢熟悉。毫不忌讳地说,在中国...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及具体实施!
  •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家庭。他早年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有了很好的了解。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改...

  • 心软手软,为什么宋太祖没有大屠杀开国功臣?
  •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采取陈平“伪游云梦”的策略,逮捕了西汉开国功臣、楚王韩信。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

  • 宋太宗赵光义是怎样进行宋朝的统一大业的
  • 赵光义稳固帝位后,继续统一事业。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在宋朝的政治压力下,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割据两浙的吴越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