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骑马,文官坐轿子”是南宋以后才出现的。在唐代,几乎每个人都喜欢骑马,从皇帝到宰相,再到文人学士。无论是上朝还是日常生活,每个人在能骑马的时候都更愿意骑马。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在唐代,如果有人坐轿子出门,就会被别人嘲笑。作为一个年龄适中、身体健康的唐朝人,“骑马”是日常选择。
[img]42024[/img]
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坚韧的民俗传入中原,马的种类也传入,杂交改良的马越来越多。在唐代,从西北地区引进的“突厥马”,身材高大,颈部纤细,四肢纤细,尤其受到贵族的青睐,成为中上层阶级日常出行的首选。随着马镫的发明,“骑马”活动的舒适性和效率大大提高。唐朝以后,骑马的氛围盛行起来。
唐代人喜欢骑马有两个原因:
一是统治者的倡导,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各种宝马。在他的各种收藏中,突厥马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著名的“昭陵六骏”中,有四匹是突厥马。在他的带动下,养马自然成为唐朝人的爱好,从而带动了唐朝骑马风气的盛行。
在最隆重的国家仪式上,如祭祀上帝,根据唐朝的仪式制度,皇帝想乘坐最豪华、最高级的马车。然而,在玄宗时期,当唐玄宗在参加仪式的路上勉强坐了一辆马车时,他觉得自己的骨头快要散架了。最后,他受不了了了。在回来的路上,他骑着皇马回来了。从那时起,当皇帝旅行时,各种各样的豪华马车只是在旅行团队中作为装饰游荡。
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唐代骑马已成为主流。既然皇帝带头这样做了,人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因此,从皇帝的公主到农民的奴隶,他们都选择骑马。即使是娇嫩的小女孩在田野里骑马也很常见。
[img]42025[/img]
二是马的价格便宜。
唐初,全国只有5000匹马。后来,在陇右建立了官营牧场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马的数量一度达到70万匹。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唐代马的价格普遍较低。基本上,一匹普通的马可以用丝绸代替。如果你是唐朝的官员,找熟人拉拉关系,找几匹好的官马骑上朝并不难。这就是唐朝官员骑马上朝的原因。
为什么人们在上朝和日常生活中都喜欢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