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称刘贺为海昏侯,他去世时的头衔是“海昏侯”;但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他在历史上更重要的身份,那就是汉朝的第九位皇帝——汉朝的废弃皇帝!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现在听到名字里有个“昏”字,总觉得不舒服,甚至觉得一定有贬义。但事实并非如此,海昏侯名字的由来只是他被封侯的食邑封地在海昏县,没有其他贬损的意义。至于海昏县地名的由来,许多学者认为“海”指的是当时的“湖”。现在我们经常把一些湖叫做海,如北海、中南海、洱海等;“昏厥”指的是日落的地方,即西方。海昏连在一起,意思是“湖西”,具体到当地,意思是鄱阳湖以西。
假如说海昏侯这个称号并没有贬义存在,那么汉废帝这个称号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真正的贬义。
[img]40802[/img]
美死与恶死,好评还是差评?
先说说皇帝的死后头衔。从周代开始,给皇帝起“死”的传统,代表着皇帝死后人们对其一生功过的总体评价。一开始,只有“美死”和“平死”,就是要么夸前皇帝,要么即使不夸也不能批评皇帝。周丽王被推翻后,因为这个“防民之口比防川”的周丽王实行暴政,真的很不合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对皇帝的“恶死”。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不好的评论”。
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的头衔都是“美丽的头衔”。例如,如果皇帝有经天纬地的才华,或者至少勤奋好学,他可以给出一个“文字”(如刘恒、曹丕等);如果这位皇帝在拓展领土或平定灾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他可以被称为“武术”(如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等);“容仪恭美昭。有仪可象,恭恭可美”。原来,英俊的人也可以得到“美丽的死后”。例如,汉昭帝刘弗陵在21岁时英年早逝,但他很可能“与众不同”(可能英俊魁梧),没有犯任何大错误,最终获得了“赵”的美丽死后。@ 还有一个人的“美丽死后”非常特别,这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孙权,死后的头衔“大”,后来说康熙大帝,乾隆大帝是一个笑话,“吴大帝孙权”的头衔清楚地记得历史。
[img]40803[/img]
最初的美丽死后一般只有一个字,然后越来越长,越长越容易“溢出”。例如,唐代李世民的死后头衔有七个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清代慈禧太后的头衔其实是“孝敬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敬崇熙皇后”。美丽的头衔有23个字,几乎所有代表吉祥或赞美意义的好词都用在里面。
在“平死”中,如果一个皇帝的死后头衔是“怀孕”,这可能意味着他很善良,但他没有能力。也许他后来死得很短;如果是“民族”,这意味着当皇帝在位时,这个国家将遭受痛苦。虽然这个国家的困难不是因为皇帝的愚蠢,但他无法回到天堂,所以后人只能对他表示遗憾和同情。当然,汉代也有一批被称为“质”、“冲”、“少”皇帝基本上只是说皇帝死得早,没有更多的评价,基本上可以算是“平死”。
被赋予“恶死”的皇帝,通常被称为“厉”,比如我们一开始说的周厉王。其他常见的恶死也有“杨”(杨迪皇帝)、"哀"(鲁哀公)、“幽”(周幽王)、“灵”(魏灵公)等等。但像我们这样的“汉废帝”被称为“废”,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
刘贺被称为海昏侯,那么海昏侯的称号是贬义存在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