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没有宰相,明朝成祖后设内阁,入阁时拜相。所有入阁者一般都被称为某某殿(阁)大学士职称,以示区别。清朝在官僚体上承明制,但雍正继位后,设立了军机处。入军机是拜相,军机大臣的职务属于满清核心官员。拜相只是俗称,在清朝没有实际意义就是上宰相。大学士不一定进军机。更不用说宰相了。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0551[/img]
事实上,清代大学士是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协办大学士低于大学士学位,从品级上讲,大学士学位是正品。大学士不一定进入军用飞机。雍正朝之前,当大学士的第一件事就是高权重的大臣。满清一朝大学士为六人定额。满汉各三人,除非皇帝罢免,大学士终身任职,直至该人退休。翁同福虽然出身状元,但一辈子都没有等到大学士这个职称。在满清大学被称为“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img]40552[/img]
军用机械办公室是清朝雍正朝设立的。从那时起,它就是满清最高权力中心的权力机关。然而,就实际权力而言,皇帝的秘书在雍正十年(1732年)改名为“军用机械办公室”。设军机大臣。单独的大学士学位退出国家中枢机构后,将不再参与重大事务。最高职务是领班军机大臣,和沈阳曾担任过这个职务,曾国藩和李鸿章一辈子都没有在军机处值班。乾隆时期制定了一条规定,宗室亲王不得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但慈禧上台后,宗室奕担任领班军机后,宗室担任领班军机成为惯例。
[img]40553[/img]
就实际权力而言,军机处有宰相的事实,没有宰相的名字,内阁大学士有宰相的名字,没有宰相的事实。只有既是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宰相。比如小沈阳,小沈阳是文华殿的首席大学士,小沈阳只是首席大学士,但不是军机的首席大臣。阿桂是军机的首席大臣,但阿桂的武英殿大学士头衔比小沈阳低一级。这实际上是乾隆制衡的手段。直到阿桂去世,和沈阳才能同时担任首席军用飞机和首席大学士学位,时间只有两年。
无论是大学士还是军机大臣,这些职位都不是宰相,与唐宋宰相不同。是皇帝的高级工作人员和助手。实际权力不大。
无论是大学士还是军机大臣,他们在清朝的实际权力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