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178-219),字子清晰,东汉末年著名将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十几岁的时候,他依附姐夫邓当,以孙策为将领,以勇气称呼。邓当死后,吕蒙带领他的部门向司马致敬。孙权统事后,吕蒙逐渐被重用,从破黄祖开始,封横野中郎将。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0249[/img]
从破曹仁到南郡,破朱光于皖城,努力拜庐江太守。占领荆州南部三个县,俘虏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跑。在数御魏军的帮助下,左护军和虎威将军被除名。
鲁肃死后,吕蒙代守陆口。攻打荆州西部三郡,彻底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软陵侯,受勋殊隆。
24年(219年)年底(220年初),建安因病去世,享年42岁。
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对于关羽监督的荆州,吕蒙在215年夺取了三个县,在219年夺取了三个县,最终增加了东吴的土地面积,实现了“全长江”的愿望。他愤怒勤奋的学习事迹已经成为中国古代将军勤奋和决心力学的代表。他的相关成语是“告别三天”、“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img]40250[/img]
吕蒙年轻的时候,因为下属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遗告知,他一点也不怨恨。后来,豫章太守顾邵去世。孙权问他应该让谁接替顾绍。他推荐蔡遗。孙权看到他不念过去的嫌疑,非常高兴,笑着对他说:“君欲为祁奚耶”,就用了。
甘宁将军气质粗暴,容易杀人。他不仅经常违背吕蒙的意愿,还时不时违反孙权的命令。孙权对此很生气,但吕蒙总是对他说情。他认为,“世界尚未确定。像宁这样的战斗将军是罕见的,应该容忍。”孙权听了吕蒙的话,对甘宁很好。后来,甘宁为东吴做出了巨大贡献。
甘宁厨房的下一个孩子犯了一个错误。逃到吕蒙那里,吕蒙怕他被甘宁杀,就藏起来,没有马上送他回去。之后,甘宁带着礼物去拜访吕蒙的母亲。当她想升到大厅去见她时,吕蒙叫孩子把它还给甘宁。甘宁答应不杀他。
然而,过了一会儿,当他回到船上时,甘宁把孩子绑在桑树上,用弓射死了他。然后,命令船上的人加强船上的缆绳,解开衣服躺在船上。吕蒙听到后怒不可遏,鼓鼓聚兵,准备上船攻打甘宁。甘宁听到动静,故意躺不起来。
吕蒙的母亲赤脚来劝阻吕蒙:“至尊重你就像骨肉。这是你的大事。为什么你想用私怒攻杀甘宁?宁死的那一天,即使你至尊不问,你也是非法的。”
吕蒙平日很孝顺,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明白了。他亲自来到甘宁船,微笑着打招呼:“兴霸,老母亲待清食,急上!”甘宁满脸羞愧,泪流满面地对吕蒙哽咽着说:“负清”。于是,他去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共进晚餐。
[img]40251[/img]
起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事事务,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营事务繁多为由拒绝了。孙权说:“我想让你学习经书,成为传授经书的官员吗?只是想让你粗略地阅读和理解历史。你要说事情多,谁和我一样多?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很有效。于是吕蒙开始学习。鲁肃来找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了讨论,惊讶地说:“从你现在的才华和策略来看,你不再是吴地的阿蒙了!吕蒙说:“对于有志气的人来说,分开几天后就应该重新看待他的才华,大哥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交了朋友,然后告别了。
后来被称为“吴下阿蒙”,称赞别人变化很大,进步明显;或者用相反的意思,谦虚地指出自己没有进步,也被称为“阿蒙吴下”。金元敏的《读玉弟的诗》:“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优》:“阿蒙吴下还在,他日登堂欲拜难。”
《太平广记》记载了一个关于吕蒙的奇幻故事。孙权劝吕蒙多学习经典,于是吕蒙致力于博览群书,以《易经》为主要学习对象。
吕蒙经常坐在死去的孙策的旧座位上,因为他喝醉了,有时睡得更沉。有一次在他沉睡的时候,竟然把《易经》读了一遍,然后醒了过来。当人们问他为什么醒来时,他说:“我刚刚梦见伏羲、周文王和周公,和我谈论世代治乱的兴衰,以及太阳、月亮和宇宙的变化;他们不只是说空话,只是读文章。所以大家都知道吕蒙曾经在睡梦中读过《易经》。
虽然吕蒙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但是有哪些与之相关的成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