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与宋军相比,蒙军没有多少优势,那么南宋端平入洛为何会失败呢?

端平入洛是南宋晚期历史上最具争议的事件。金国灭亡后,南宋挥师北上试图收复三京(洛阳、开封、商丘),但损失惨重,功亏一篑。许多人对著名教练孟巩未能指挥这场战斗感到非常遗憾。但事实上,孟巩反对入洛计划。他和他的老板史松之都认为,双方的国力差距太大了。即使他们幸运地成功入洛,当严冬来临时,充满活力的蒙古军队渡过黄河南下,河南宋军也无法逃脱被歼灭的命运。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端平入洛的理论基础是金国曾经使用的“拒关守河”体系。金国末期收缩到黄河以南(当时黄河夺泗水,淮河入海)。河南保守狭窄的地方,被潼关和黄河的天险阻挡,蒙古军无法打开局面。最后,只有通过南宋汉中武力,才能迂回灭金。

[img]39398[/img]

然而,在三峰山战争之前,金国仍有近20万名野战军。这意味着,考虑到黄河的一些河段在冬季结冰,至少需要15万名野战军才能完成这一防御体系,而当时行政效率低下的南宋全国战士只有15万名左右。因此,除了年轻轻浮的宋理宗和盲目主战的郑清志、赵葵等人外,大多数满朝文武都反对这一计划。

进口中原时,有两条路线:襄阳和淮西。宋理宗原计划希望两路并出,但最终只有6万淮军参加了入洛行动。史嵩之拒绝出兵转薪,京湖战区一直受到批评,但实际上这是正确的选择。由两淮出兵,仍有汴渠等河道可运粮。如果襄阳出兵,考虑到缺乏东北-西南的河流,正如著名大臣乔行简所说,“如果你从襄阳进来,你必须承载20小时才能造成一块石头,恐怕你可能达不到。”。由于襄出兵运粮的性价比如此之低,放弃参与必败入洛行动,反而可以为京湖战区保留更多的实力。

宋军的战斗大致如上图所示。赵葵和全子只率领6万军队从淮西进入。由于盛夏,蒙古主力军在黄河以北避暑。只有少数被蒙古人收编的金军留在河南。宋军很快收复了商丘和汴京。原金杀死了汴京教练崔莉,并向宋军投降。此后,宋军分为两部分,先后赶往洛阳。第一梯队徐敏子部1300人,第二梯队杨毅部15000人。

由于蒙古人挖掘黄河堤,洪水泛滥,道路泥泞,影响了宋军的粮食运输。此时,宋方已经缺粮。第二梯队前往离洛阳市不到20公里的龙门镇,遭到蒙古军袭击。当时,杨谊部正在全部用餐,蒙军先锋刘亨安率领骑兵突袭。宋军的应急能力明显不足,全军迅速崩溃逃跑,被迫淹死洛水。由1.5万宋军组成的第二梯队被几千蒙古先锋部队的冲锋报销。

[img]39399[/img]

然而,负责与宋军打交道的蒙古将领塔察儿率领2-3万人与徐敏子部1.3万人作战,但他只与缺粮的宋军作战。宋军[杀了400多人,赢了300多张团牌,直到中午才明白]。由此可见,南宋淮军的野战力量在步兵阵战中表现出色。强大的弓弩火力足以应付蒙古的步兵弓箭手和骑兵射手。当他们穿着步人甲的重步兵与蒙古步兵作战时,他们一点也不落后。

蒙古军擅长机动、骑射和伏击,但无论是冲击还是步战,都无法与巅峰时期的金军相比。难怪金末的忠孝军多次以少胜多。刘亨安在龙门之战中的冲击骑兵大多是汉族军队,他们的战斗能力优于蒙古冲击骑兵。赵葵和全子可能认为徐敏子和杨友会师后的兵力足以击退蒙古军,所以他们没有得到支持。最后,徐敏子吃了所有的食物,杀了马,不得不放弃营地向南撤退。在这个过程中,他被蒙古军骑射手追赶,损失了九分之九。

在得到洛阳宋军几乎完全灭绝的消息后,赵葵全子惊呆了,迅速扔掉了大量的行李,带领剩下的3万军队逃回淮西。在洛战争中,南宋失去了近3万名野战军队,消耗了大量的粮食、草和军事物资,最终成为一场闹剧,并给了蒙古入侵的口碑。第二年,只有数十万的蒙古军队对南宋发动了全面入侵。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蒙古军队的战斗力与宋军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事实上,在蒙宋战争中,蒙古人一再依靠人海战术取胜。但相应地,南宋人口数千万的野战军长期保持在10万出头,只有东亚野战军的一半左右,剩下的要么吃空,要么脆弱,这必须说是系统的问题。


与宋军相比,蒙军没有多少优势,那么南宋端平入洛为何会失败呢?与宋军相比,蒙军没有多少优势,那么南宋端平入洛为何会失败呢?

,,,,,,,

  • 南宋大臣曾怀生平简介 曾怀历史如何记载的
  • 曾怀(1100-1172年),字钦道,祖籍晋江,由京师迁居常熟。南宋隆兴中任浙西提举,后又任度支员外郎,有综合考核财政的才能。因...

  • 大宋宋慈: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 的鼻祖
  • 宋慈是世界上所公认的法医学的鼻祖,在法医学界的地位是无人撼动的。宋慈一生破案无数,主要是从检验尸体上面查到蛛丝马迹使...

  • 名将檀道济是个什么样的将军?最后为何被冤杀
  • 檀道济是南宋名将,他随主征战,战功卓绝,在朝廷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却也因此而招致彭城王刘义康的猜忌,矫诏将其处死。那么...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历史如何评价陈自强
  • 南宋宰相陈自强生平简介 陈自强:字勉之。南宋中期宰相,贪官。福建长乐人。淳熙五年 (1178) 戊戌进士。庆元初以曾为权相韩侂...

  • 南宋大臣朱倬生平简介 朱倬是怎么死的
  • 朱倬(1086—1163)字汉章,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唐武周宰相永城朱敬则十八世裔孙。祖上朱敬则七世裔孙唐户部尚书朱光启,在黄巢...

  • 著名奸臣汪伯彦的故事 汪伯彦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 汪伯彦(1069年―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今安徽祁门)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在南宋属于主和派。少颖异,嗜诗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