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赵占两位。然而,在长平战争中,赵孝成王对廉颇失去了耐心和信任。他甚至用没有实践经验的赵括代替了廉颇,导致赵国最终击败秦国,这基本上注定了赵国的最终结果。当时,李牧正在领兵对抗匈奴。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什么不把李牧调回来呢?事实上,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李牧早年的情况,李牧在长平战争爆发时可能还很年轻,并没有完全得到赵王的信任。如果李牧当时成名了,赵王就没有理由抛弃他。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39198[/img]
李牧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常胜将军。他为赵国的一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和白旗、王健、廉颇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可以说,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唯一支持危机的将军。他被称为“李牧死,赵国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中。
对于一个将军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悲哀的了。
很多人都知道李牧很勇敢,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牧的右臂有缺陷。他的右臂自然伸不直,甚至跪下时也无法着地。然而,在封建社会,当朝臣们向国王致敬时,他们的手臂应该着地以示尊重。无奈之下,李牧不得不做假肢来表达对赵王迁的尊重。
出乎意料的是,赵恨李牧的人坚持认为假肢是一种阴谋的武器。赵君主一直喜欢怀疑将军。赵王迁就是这样,赵王迁的父亲赵王燕也是这样,赵王迁的祖父赵王丹也是这样。当时,正是赵燕怀疑廉颇,这让赵国断臂,失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
真的有他的父亲,必须有他的儿子。赵迁成为赵国君后,没有吸取任何教训,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这场悲剧的主角是忠诚的李牧。李牧在雁门关抵抗敌人时,宁愿脱下将军,也不愿服从赵王丹的随机指挥。然而,当赵王丹的孙子赵王迁说要杀了他时,他诚实地做到了。
他拿起剑,毅然吞下,然后撞上了他周围的柱子。一代著名的将军,如此悲惨地倒下了。李牧的死讯传来,赵国人民都叹了口气,邯郸的守将面如死灰,预料着即将到来的破城灾难。与此同时,秦将军王健、杨端和非常高兴。
[img]39199[/img]
此前,王健率领秦军攻打赵国。结果,他被李牧挡在井兴关之外,连攻一年都进不去;杨端和早就计划占领邯郸,但无论如何也无法突破李牧设立的防线。听说李牧死了,他们摩拳擦掌,准备对赵发动全面攻击。失去李牧的赵军是秦军面前待宰的羔羊。
王健和杨端和率领秦国士兵冲向赵国,一路如破竹,如无人居住。赵国的防线被称为坚固,但这次只有三个月就被打破了。最后,赵国被摧毁,自毁长城的赵王迁也被活捉。然而,虽然赵迁很愚蠢,但他仍然有一颗羞耻的心。被俘后,不像刘禅那样无情,而是整天悲伤和后悔。
国家破灭后,他意识到了李牧的重要性。想到自己的错误,赵迁忍不住哭了起来:“如果李牧还在,秦国人怎么能吃我赵国的食物呢?赵国失去了一个好将军,这导致了衰落。我自己受苦,怎么敢恨秦王!”不幸的是,赵迁明白为时已晚。不久,这位可恨的昏君因过度悲伤而死亡。
到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建议唐德宗追封古代名将64人,为他们设庙,包括“将军武安君李牧”。同时,只有孙膑、田单、廉颇、赵豪、王坚被列入寺庙名单。宋朝宣和五年后,宋朝按照唐朝的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包括李牧在内的72位名将中。
将死赵亦亡,百年遗恨一冯唐。
吕政何因当时不受诽谤而返乡。
李牧可以阻止敌人,但他不能阻止奸臣郭开的诽谤。他可以保住赵国,但他不能保住自己。那么,为什么李牧一辈子都在军队里这样结束呢?
这也是从赵迁的祖父赵丹开始的。当时,李牧在雁门关外攻击匈奴,并以军事成就晋升为边境将军。赵王丹也非常信任他。然而,勇敢的李牧根本不了解朝廷的世俗世界,朝廷里也没有支持者。此外,当赵丹国王命令他攻击匈奴时,他走自己的路,坚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对赵丹的命令充耳不闻。
自古以来,国王对手下的将军都是既用又防的。一方面,国王必须依靠未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另一方面,国王应该始终警惕远离朝廷的将军,以免他们自尊,逐渐成为灾难。李牧的做法只是违反了赵王丹的禁忌。虽然赵王丹表面上仍然一如既往地对他很友好,但他的心已经很生气了。
赵王丹派来代替李牧的将军与李牧相去甚远。他们根本无法抗拒匈奴的进攻。无奈之下,赵王丹不得不降低自己的身份,亲自邀请李牧出山。国王向将军示好,这是相当罕见的。据说李牧应该在好的时候接受,老老实实地跪下来接受命令,然后去前线。
出乎意料的是,放松的李牧不仅不感激赵王丹的重用,而且以生病为由,不能坚持下去。更令人震惊的是,李牧甚至直接对国王说:“如果国王必须用我,让我继续按照以前做。这样,我就敢听你的命令了。”即使是一步也不知道给国王留一步,李牧真的很疯狂。
[img]39200[/img]
虽然李牧出山后打破了匈奴,杀死了数十万敌人,但在赵王丹心中,他仍然不敢轻易放松对他的警惕。因此,赵王丹奖励了大臣们,但每次都故意忽视李牧。王侯公爵等奖励,李牧与之绝缘。只有当赵国急需时,赵王丹才能想到李牧。
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一败涂地,燕国追求胜利,占领了赵国一个又一个城市。匆忙中,赵王丹不得不让李牧出战。李牧还是那么厉害。经过几场战斗,他把燕军打得四散奔跑,杀死了燕将青秦。事后,赵王丹奖励了自己的功行,并相信了平君。然而,他根本没有提到李牧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赵王丹死后,他的儿子赵燕就位了。当新王上任时,李牧仍然是以前的一套。他只关心前线的防守,不管国王是否怀疑自己。在赵燕执政期间,李牧先后攻占了赵国的两座城市,但他的地位仍然没有提高。直到赵王迁上台,李牧的地位才有所改善。
赵王迁到位后,重用了李牧,李牧不负预期,以赵国的老弱残兵击败了秦军的10万精兵。赵王迁看到李牧这么勇敢,不禁感慨道:“李牧是我的白起!”如果详细说明,李牧比白起强多了。白起领导秦国的精英,李牧的士兵都是长平战争的幸存者,其中很大一部分受了重伤。
不幸的是,李牧只擅长军事,不懂政治。朝中郭开的几句诽谤让赵王迁杀了他。赵王迁称他为白起,但白起被秦王杀死,李牧也死在赵王手中。
如果赵孝成王不想继续使用廉颇,为什么不调回李牧领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