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拼音:Erhu)它始于唐代,被称为“奚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二胡,即二弦胡琴,又称“南胡”、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的主要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二胡名曲《二泉映月》、《良宵》、《听松》、《赛马》、“葡萄熟了”等。
[img]38978[/img]
二胡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当时被称为“奚琴”。宋代学者陈敏在《音乐书》中记载,唐代诗人岑参所载的“中国军酒归客”。胡琴琵琶和羌笛的诗表明,胡琴在唐代已经开始流传,是中西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到了宋代,胡琴又被命名为“吉琴”。宋末学者陈元良在《事林广记》中记载,吉琴是由季康制作的,故名“吉琴”。宋代大学生沈括在《补笔谈·乐律》中记载:“在熙宁,宫宴、教坊演奏者徐燕演奏吉琴,方进酒而一弦绝,演奏起来更难,只用一弦就能演奏。”这表明北宋的演奏水平很高。
徐燕为皇帝和大臣们演奏“吉琴”时,他断了一根弦,仍然用另一根弦演奏。没有熟练的技能是不可能的。后来,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马尾胡琴跟随汉东,歌声仍然抱怨。弯弓不射云中的鹅,现在不送回鹅。”这表明胡琴在北宋有马尾辫。
元代《元史·礼乐志》中所载的“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顾龙首,二弦用弓折叠,弓弦用马尾”进一步阐述了胡琴的制作原理。明清时期,胡琴已传遍全国,成为民间戏曲伴奏和乐器合奏的主要乐器。
宋、元、明、清时期,随着歌剧和民间乐器的发展,民间乐器随着“钩栏”和“瓦舍”的兴起而发展了自己的伴奏乐器。其中,主要乐器是蒙古和西部地区的马尾胡琴(也称为二弦乐)。它与前朝留下的吉琴和轧筝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胡琴。这种乐器充分标志着中国弓弦乐器的成熟。
后来,由于当地歌剧风格的需要,胡琴逐渐分化,出现了秦、豫剧、京剧、二胡、河南、广东粤剧、椰子、湖南花鼓、蒙古说唱、四胡、四川盖板、河南四弦、福建莆田戏枕头琴、侗戏牛腿琴、壮剧马骨琴、二股弦等弓弦乐器用于晋剧。
@ 二胡实际上是众多弓弦乐器之一,它的名字远远晚于胡琴。说“二胡”从唐朝开始是不准确的,应该说“胡琴”从唐朝开始。
产地分类:江西琴(龙韵牌)、北京琴(龙韵牌)、苏州琴(汉韵牌、虎丘牌)、上海琴
根据琴筒的情况,可分为四类:圆筒二胡、八角二胡、六角二胡、扁筒二胡、双层底托二胡、前八后圆。
[img]38979[/img]
演奏技巧
坐姿
1、身体中线向左倾斜,使重心落在人体左侧。
2、背部挺直,端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
持弓(持弓的错误方法)
1、弓的位置太靠近弓头或太靠近中弓。
2、弓太深入虎口底部,使弓掐死虎口,不能灵活运动。
3、手指握弓时过于向下“下垂”,使弓杆按压琴筒摩擦,而弓毛则离开琴筒向上偏移。
4、演奏外弦时,中指和无名指从弓杆和弓毛之间取出,然后在演奏内弦时伸进去。
5、拇指持弓时位置不正确。
6、持弓时,中指过度伸入弓杆与弓毛之间,使其内外无力。
7、握弓太紧,导致食指根部、拇指第一关节内侧和中指第一关节外侧磨出厚厚的老茧。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是“功夫”,但实际上这是弓的错误。
8、拉二胡时,弓不能向上倾斜,会导致音色不好。
持琴
1、琴筒错误地放在左腿中间,而不是放在左腿根部靠近小腹的位置。
2、钢琴杆向左或向右倾斜;向前或向内倾斜。
3、第一把位时,左手虎口离千斤太远。
4、左臂缺乏应有的支撑力,靠虎口夹紧挂在琴杆上。
5、用拇指弯下来勾住琴杆。
6、握琴时左手掌靠近琴杆,手指“躺”倒弦。
7、手指关节过度弯曲,用手指尖端(甚至指甲)触摸弦。
8、手指关节弯曲,尤其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第一关节。
9、手指(尤其是无名指和小指)不是从弦的前面(从弦到琴杆)按弦,而是从弦的外面(从弦到身体)按弦,以至于只按外弦,内弦处于虚按状态,经常出现狼音。
10、总是让手指“悬”在音位上方,不能放松。
11、当一根手指按在弦上时,它下面的手指蜷缩在手掌中。
12、手臂过度抬高,使左臂处于紧张而不自然的状态。
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拉弦乐器。它有多少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