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医疗技能的古代,人们对一些恶性疾病无能为力。即使是拥有世界各地的皇帝也无法幸免。清朝入关后,十位皇帝大多死于北京的严冬,尤其是第一个月。这不仅与爱新觉罗家族的体质有关,还有其他原因。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翻开大量的清宫医案,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清朝入关后的10位皇帝大多死在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在第一个月。这一现象与北京严冬的气候条件、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身体素质有关。
有9位皇帝在清朝入关后死于紫禁城(含离宫),其中三位死于正月头,即春节期间。
[img]38935[/img]
他们是:顺治皇帝福临,18年正月初七日死于顺治;乾隆皇帝弘历,四年正月初三死于嘉庆;道光皇帝敏宁,30年正月十四日死于道光。@ 康熙、同治、光绪、宣统四位皇帝都死在寒冷的冬天:康熙皇帝死于康熙61年11月13日;同治皇帝死于同治13年12月5日;光绪皇帝死于光绪34年10月21日,刚刚进入冬季;宣统皇帝(死于普通人)死于公元1967年10月17日,刚刚开始冬天。
就这样,即将“大行”的清朝皇帝大多熬不过冬天。
为什么清朝的大多数皇帝都在冬天死去?作者认为,这个问题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从年龄上看,乾隆皇帝活了89岁,他的死可以说是“尽一切努力”,或者“死于疾病”;康熙帝和道光帝都活了69岁,都年近“古稀”,也可以说是年老体弱的原因。
[img]38936[/img]
除了年龄原因,与当时难以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无关。顺治皇帝和同治皇帝只活了24岁和19岁,死于传染性强、当时难以预防和控制的烈性传染病天花,冬天是天花最肆虐的季节。
光绪皇帝患有结核病综合征,这几乎是链霉素发明前清朝难以治愈的绝证。他死于冬季的原因是结核病结合了冬季易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寒冷的天气里,他虚弱的身体更脆弱。
从上述清朝皇帝死亡的原因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天花病毒和结核杆菌是人们最大的天敌,人们还没有找到预防和抗结核的有力武器,如牛痘疫苗和链霉素。
至于那些不能熬过冬天的老皇帝,即使在寒冷条件下,人们的免疫力也会下降,这很容易影响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老年人的衰弱和死亡。
翻开清宫医案,为什么清朝大部分皇帝都熬不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