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汉代,养老制度非常完善,老年人有法律待遇。只要70岁以上,没有性格问题的老年人在“政治”中享受处级待遇,他们就不必用王杖进入政府,而是可以与当地官员平起平坐。在汉代,虐待老年人将被“弃市”处死。纵观古今,各朝各代赡养老人的做法差异很大。最好是汉朝。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img]38723[/img]
1、皇帝颁发了“养老令”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稳定,皇帝颁布了养老令。所有80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养老、教几根棍子、吃米粥”的待遇。
汉高祖诏说,任何50岁以上的人,如果性格好,能带领大家向善,都可以担任“三老”的职务,由乡而县,与县长丞尉“以事相教”。尽量免除兵役,每年10月给酒肉。
汉文帝诏令:“老人不暖,肉不饱。今年第一,人们时不时会问长老,没有丝绸和酒肉的礼物。他们为什么要帮助世界上的后代孝顺他们的亲人?今天的官员是受害者,或者陈粟是养老的意思!这是命令。”
成帝成立年间,享受这种法律待遇的老年人最低年龄降至70岁。每年秋天,地方政府普查人口,登记老年人,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
例如,《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在仲秋之月,县道家庭比人民多。年初的70人被授予玉杖,喂食糜粥。80或90,礼物是有礼物的。玉杖是用鸽子装饰的。鸽子不会窒息,也不会窒息。”根据这一记录,汉代的养老不仅务实,而且有良好的健康祝愿。
[img]38724[/img]
最发人深省的是,西汉诏书明确写道:“高年赐王杖(即前文中的玉杖)上有鸠,让人看得见,比节日还多。”“70多年的杖王杖比600块石头更容易进入政府。”当时“600块石头”的官职是卫工令、郡丞、小县令,相当于现任部级干部。
2、老人可以走皇帝的“驰道”
汉代老年人的“政治”待遇也体现在他们可以“沿着道路行走”。道路是专门为皇帝行走的,绝对禁止其他人行走。即使是王子也不允许。可见汉代老人有多特别!诏书还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严禁擅自征召、拘留老年人,不得辱骂、殴打。违者应“弃市”。
据记载,汝南云阳白水亭长张熬殴辱王杖者,并拉他修路。这件事影响很大,太守无法做出判决,廷尉(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院长)也很难做出决定,所以他不得不要求皇帝做出决定。皇帝说:“与诏书相比,我们应该放弃市场。”张熬被判处死刑。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
也许是受汉代的影响,后来各朝各代对老年人的待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我老了,人老了,是金玉良言。
受汉代影响,各朝各代对老年人的待遇有多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