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0年,李隆基起兵,消灭了魏后党。与魏皇后集团密切相关,上官婉儿也在这个黑名单上。然而,上官婉儿令人难以忽视的文采才华,却让李隆基在杀死她后不久后悔。于是,唐玄宗又找张说,大力收集上官婉儿的诗,然后专门为她出版了20多卷诗集《唐昭容上官文集》。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本诗集的序言中,张说对上官婉儿进行了高度评价:“明淑挺生,才华横溢。听敏感的知识,探索微镜理论,开卷海纳,就像以前闻过一样。摇笔云飞,成为同一个宿舍。古人有女史记功书,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余力,应接如意。虽然汉称班媛,晋宇左杰,但文章的方式不同,辅助功也不同。”
[img]35913[/img]
不幸的是,这部诗集后来消失了,只有《全唐诗》保留了上官婉儿遗诗32首。
上官婉儿是唐代杰出的才女。她出生于武后和中宗。作者很难清楚李唐人物的政治是非。作者想说的是,作为一代杰出的才女,上官婉儿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杰出才华及其对文学事业的贡献。
《全唐诗》包含了她的32首诗。读完这些诗,我们首先觉得她的诗歌主题内容比其他宫廷诗人有了明显的拓展。除了一些宫廷诗歌,还有一些旅游作品,尤其是那些表达个人感情的作品,回归了诗歌的属性,摆脱了宫廷诗歌情感的贫乏和假装的弊端,开创了唐诗从赞美到表达气质的先例。
比如《彩书怨》这首诗: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没有别的意思,却失望了很久。
这完全是普通女性的相思作品,没有宫廷诗的痕迹。诗的第一对联是由秋风落叶引起的,“思君”二字指明了主题。点联继“香被冷”之后、“锦屏虚”写离居的苦闷,以“露浓”写、“月落”的景色衬托出苦涩,景色与情感紧密相连。颈联以“江南”为颈、“蓟北”的措辞感叹夫妻相距遥远,呼应首联“万里”,无意奏江南之乐,贪封蓟北之信,感情真实,描写生动。结束整篇文章的情绪,出一个“失望”字就像画龙点睛。感伤夫妻离别是世界上常见的情感,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如果我们从形式格律的角度来审视这首诗,我们会发现它是一首完全成熟的五言律诗。从声律的角度来看,第一句是狭起平收的,全诗八句都是律句,符合粘对规则。从押韵的角度来看,初、余、虚、书、居五个韵字,属于平水韵上的平声六鱼韵,无一处出韵。从对抗的角度来看,中间两对使用了对抗,而且非常整洁。作者对这些说明进行了精心的格律推敲。
[img]35914[/img]
上官婉儿生活的时代是五言律诗逐渐定型的时代。文学史书强调,杜审言、沈泉期、宋之问等诗人在五言律诗的定型中发挥了作用。今天,他们似乎错过了对上官婉儿的评价。@ 上官婉儿还写了一些山水诗,描写了登山的观感,大多词清气秀,明丽可喜。
上官婉儿除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成就外,还为初唐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宗时期,上官婉儿劝说中宗设立昭文馆学士,广泛吸引诗人,举办宴会娱乐、诗歌和歌唱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当时的诗歌创作。武平一在《景龙文馆记》一文中高度评价了上官婉儿此举的意义:“至幽求英俊,郁兴辞藻,国有好文人,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来,野无遗逸,这其力也。”
上官婉儿以才称世,她对唐代文学事业的贡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