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秦国虽然在商鞅变法后逐渐变得强大,但其他六国并不是纸糊的装饰,尤其是楚、齐、赵。奇怪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六国的发展越晚,就越弱。最典型的案例是楚国拥有世界一半的领土,最终成为秦国欺负的弟弟。那齐、楚、燕、赵、韩、魏这六强是如何衰落的呢?事实上,这七场战役早就给出了答案。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韩魏两国是“三晋”的两个分支,虽然不是很强大,但也算得上一雄。可伊阙之战直接衰落了韩魏两国。伊阙之战在公元前293年在韩国、魏国和秦国爆发,秦将白起一战成名。就当时韩魏联军的实力而言,其实和秦军没什么区别。然而,战神白起并不是一只吹出来的纸老虎,他用各种战术击败了韩魏联军,并歼灭了24万敌人。这场战争过后,韩魏国力大损,再也无法对抗强秦。
齐国原本是当时的大国,齐桓公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然而,乐毅伐齐直接摧毁了齐国。公元前284年,乐毅亲自带领燕、秦、赵等五国联军一路打齐国落花流水。公元前278年,乐毅一口气占领了齐国的72座城市,齐只剩下莒州和即墨两个城市。虽然后来燕国中了齐的离间计,齐国收复了所有失地,但整个国家的活力损害太大,基本上成了“打酱油”的龙套。
[img]35467[/img]
虽然赵国也是“三晋”的分支,但其实力一直强到爆炸,甚至与秦一较高下。但长平一战却敲响了赵国灭亡的丧钟。公元前262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在这场战争中,秦派出40万人参战,而赵派出45万士兵到前线,共有85万人参战。因为这场战斗太出名了,具体过程就不细说了。长平之战的最终结果:45万赵兵死亡,整个赵国精力充沛。不到40年后,赵国就被秦灭了。
燕国本来并不弱,但总的来说还是有能力自保的。然而,燕赵之间的战争直接使燕国衰落。公元前251年,燕王派栗腹带领60万人攻击赵国。原来赵经历了长平战,国家精兵不多,燕王打算趁机捡漏。但战神赵有廉颇,于是60万燕军被10万赵兵反杀。最搞笑的是,在廉颇的带领下,10万赵军还包围了燕国,并击中了燕都蓟城。燕国60万大军大部分死伤,燕王在“送走”赵兵之前被迫割地。此后,燕国完全失去了信心,基本混成了七国中最弱的吊车尾国。
楚国是占世界一半的大国,甚至衰落的步伐也比其他五国慢得多。经过“丹阳、蓝田、垂沙”三场战役,整个楚国开始成为秦国的“送地童子”。公元前313年,张仪欺负楚怀王,吐血,丹阳之战爆发在楚秦之间。然而,此时的楚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这个国家不再是庄王时期的勇敢。楚被秦打败了。楚军死了8万人,失去了汉中600英里的土地。
[img]35468[/img]
随后,楚秦又在蓝田展开了决战。起初,楚军打败了秦国,杀死了秦国的公子华,并伤害了秦将魏章。但后来秦惠文王发动全国人民死守蓝田,秦将严君疾再次带兵攻打楚军,三下五除二,楚国再次失败。这场战争结束后,楚国彻底失去了汉中之地。公元前302年,齐、魏、韩、秦联合伐楚,双方在垂沙作战。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楚一国打不过四国联军,这场战争,楚将唐战死。此后,楚国彻底成为“打酱油”的龙套。
六国是如何衰落的?哪七场战役早就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