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楚汉争霸之战的终极之战,盖下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世界的归属,最终项羽乌江自杀,刘邦登基称帝。那么,一向擅长积极作战的项羽,为什么在盖帽之战中几乎被韩信全军覆没呢?事实上,在撤退的路上,项羽一个接一个地受挫,后面的路被打破了,他撤退到了弩的尽头,加上汉军的绝对优势,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35425[/img]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8月,项羽与刘邦结束了两年的对峙。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将战国时期魏国建造的运河划分为边界和世界。事实上,这种情况对项羽非常不利。
1、世界大势层面。在信阳对峙的早期阶段,刘邦和项羽势均力敌,项羽甚至占据了一定的上风。然而,随着两年的经营,刘邦通过军事征服和外交游说,先后占领了魏、代、赵、齐地,降伏了藏茶、衡山王吴瑞、九江王英布,从而控制了世界上大部分土地,从东到北实现了项羽控制区的半包围,项羽的力量没有发展。可以说,此时的战略天平已经完全倒向了刘邦。
2、军队战力水平。荥阳对峙期间,楚军虽然在正面战场上长期占据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战斗力不断下降。对刘邦来说,他的背后是他直接占领的大部分地区。在萧何的管理下,粮草兵源源不断,使他的军队战斗力始终相对平衡。另一方面,项羽远离控制区,供应线不仅远离刘邦,而且长期受到彭越的骚扰和拦截。他在后勤供应和军事士气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这也是他被迫主动讨论和平的原因之一。
[img]35426[/img]
@ 由于刘邦和项羽的消失,战争天平一步步落到了刘邦身上。事实上,在战争爆发的那一刻,项羽几乎注定要失败。
“鸿沟和议”结束后,项羽率兵东撤,刘邦在张亮、陈平的建议下撕毁协议,率兵追击。同时,齐王韩信、梁王彭越全部向南挥手,刘佳和英布从淮河北上,五路大军共同攻击项羽。简要介绍整个追求过程:
项羽撤退至阳夏后,被刘邦军队追杀。项羽被打败,楚国将军周将军被俘。项羽被迫撤退到固陵,留下钟来守卫固陵,以确保后路的安全。刘邦追到固陵,钟离被打败,不得不暂时停止追逐。项羽得到了一个短暂的喘息机会。
看到追击受阻,刘邦命令刘贾渡过淮河,占领寿春,阻止项羽逃回会议的归路。与此同时,他派人反抗楚国司马周殷,周殷立即反抗楚国,帮助刘贾和英布占领九江。
[img]35427[/img]
与此同时,灌婴、金涉等人已经突破楚都彭城,带领骑兵向固陵挺进,与刘邦在固陵东侧颐乡相遇。项羽得知灌婴、金涉等人带领汉军东来后,为了防止自己被包围,不得不向南退到陈县,集结剩余部队进行最后决战。
汉五年(前203年)10月(注:秦朝以十月为岁首),刘邦率军在陈下击败楚军。楚将灵常和陈公利几次降汉,项羽不得不继续撤退,打算撤退会稽。然而,由于刘佳、周殷和英布已经切断了向南的撤退,他最终不得不向东撤退。刘邦追求的同时,刘佳、周殷和英布也带领军队向盖下前进。
与此同时,韩信和彭越看到项羽的总体趋势已经消失,不得不带领军队与刘邦见面。到目前为止,所有五支军队都将与山脊合作。面对具有绝对优势的汉军,项羽很难翻身。
汉五年(前203年)11月,项羽退至盖下,率领剩余10万疲惫的师筑基安营,整顿部队,恢复军力。12月,韩信、彭越、英布、刘邦相遇,将撤退江南的10万楚军层层包围。70万左右的汉军已经处于绝对优势。
汉五年(前202年)1月,楚汉双方展开决战。韩信带领30万人作为主力迎战项羽。侯孔琏带领军队作为左翼,费侯陈贺带领军队作为右翼,刘邦坐在后面,周勃、柴武等预备军在刘邦军队后面待命。
韩信首先带领汉军发动进攻,初战受挫,韩信撤退。楚军追击韩信时,被左右两翼汉军攻击,双方陷入混战。这时,韩信全军回来再次作战,楚军被三方攻击。一场大战后,楚军战败,项羽被迫退回盖下城。
夜间
,双方都回到营地休战。汉军采取心理战攻势,命人唱楚歌,导致项羽疲惫的士气下降到极致。项羽看到大势所趋后,不得不趁夜带领800精骑突破南逃。在汉军的追求下,乌江终于自杀了。
项羽在[鸿沟和议]中的实力是什么?为什么要输在盖帽之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