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古人为什么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娶老婆?

为什么古人喜欢娶一个13岁或14岁的女孩?在这个年龄,身体还没有完全发育。从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完全是孩子。让我们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过来看看~

@ 在古代,人口太重要了。人口意味着财富、税收和战斗力。国家统治者在政策上鼓励甚至强迫早婚早育。在古代,人口是评价一个家庭能否长期繁荣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统治者非常重视人口增长。

比如五代十国时期,幽云十六州占辽,北宋一直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直到北宋末,宋徽宗赵霁时期,北宋终于与金国成功合作,摧毁了辽国。根据之前的协议,金国应该把幽云十六州归还给北宋,但实际上是归还的。然而,北宋只有空城,金国已经强行带走了幽云十六州的所有人。金人宁愿不幽云十六州的土地,也不愿夺走其辖区内的人。可见,在古代统治者眼中,人口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土地。

此外,众所周知,一般王朝的寿命只有200年或300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人们的生活就会处于动荡的状态。战争将导致人口急剧下降。在一个王朝成立的早期阶段,统治者将努力确保人民生活的稳定,重视民生。其中一个重要措施是大力繁殖人口。

[img]30778[/img]

在古代,没有现代那么多大型机械,人口就是劳动力。只有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社会工作活动,国民经济才能稳步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也有助于增强军队力量,抵御外来种族的入侵。@ 国家只有尽可能多地生育后代,才能长治久安。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快速有效地增加人口呢?那一定是早婚早育。有些朝代甚至把早婚早育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官员部门把辖区内户籍人口的增加作为地方官员绩效考核的标准。辖区内人口的增加直接影响到官员的政治前景,从而促使他们实施早婚早育政策。

例如,根据西周的礼仪规定,男人在20岁时“被列为丈夫”,这意味着成年人。当一个女人十五岁的时候,她把头发梳成发髻,垂在脑后,这意味着她是成年人。男人和女人不能在法定年龄结婚。

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鼓励人们在管仲的建议下早婚早育,并将其视为一项基本的国家政策。规定齐国早婚早育可以获得国家奖励,孩子越多奖励越多。齐国人不用担心孩子太多,经济负担不起。国家将承担大部分育儿费用,让父母无忧无虑。

此外,管仲还专门制定了“单身罪”,不结婚就是违法,要受到惩罚。

根据齐国的法律,结婚年龄限制为17岁和20岁。一旦超过这个年龄,政府将追究父母的责任。这些单身男女的父母要么被迫工作,要么被殴打。@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父母会让他们的孩子尽快结婚。女孩13、14岁开始做媒体找婆家,最晚15、16岁结婚。

有这样的政策,齐国人口迅速增长,成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战国后,各朝都会提倡早婚早育。到了秦末,全国各地都在起义。秦朝灭亡后,楚汉之争再次爆发。长期战争导致人口急剧下降。在汉代,提高人口已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目标。为了鼓励人们结婚生子,刘邦甚至出台了更具吸引力的税收政策。

20岁前登记结婚的男女,备案后可免税几年。结婚越早,免税就越多。在古代,纳税对普通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这项免税政策非常有效。

在刘恒时期,对早婚早育的奖励和对晚婚晚育的惩罚有了更明确的规定。汉文帝将女性结婚年龄降低到15岁,规定15岁以上未婚女孩的父母将面临罚款。30岁以上未婚的,父母罚款直接翻五倍。

此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末代皇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十岁入宫。据历史记载,张贵妃17岁时生了四个孩子。多可怕的事啊。她才17岁!

唐宋时期,早婚早育政策更加严格,政府认定12至14岁的女性,初潮来了就可以结婚生子了。

[img]30779[/img]

唐宋时期规定,如果女孩13岁以上未结婚,政府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先惩罚女孩的父母,然后强行将女孩嫁给当地未婚年轻人。虽然这种过度的做法解决了单身人士的问题,但它完全违背了婚姻的自由。

幸运的是,在明清时期,婚姻和生育政策更加开明。朱元璋取消了对单身狗父母的惩罚,也取消了政府对学龄未婚妇女指定配偶的措施。

而《大明律》只规定了男女的适婚年龄。女人14岁,男人16岁就可以自己结婚了。虽然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这个年龄还很小,但政府并不强迫男女在这个年龄结婚。与历代严格的婚育政策相比,《大明律》已经非常人性化了。

清朝进入海关后,许多政策都是从明朝学习的,清朝的法律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法律。清朝还将男女结婚年龄分别定为14岁和16岁。然而,与明朝法律相比,清朝的法律对儿童和儿媳有更多的保护法案。该法案规定,富人只要签订合同就可以购买儿童和儿媳。但在孩子们买回家后,他们必须等到14岁才能结婚。

@ @ 古人这么早结婚并不是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的政府强迫的,为了增加人口,不得不这样做。


古人为什么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孩娶老婆?为何古人娶老婆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女孩?

,,,,,,

  • 高平战争的小细节:宋太祖赵匡胤几乎死在战场上
  • 高平之战是北汉与后周之间的一场战役,后周大胜。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柴荣继位后不久,北汉刘崇和辽国乘飞机南下,计划在...

  • 宋太祖暴死谜雾是情杀?还是权利的争夺而死的
  • 在历史中为了皇位,可以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只为了那无上的皇位。在历史上有个朝代定了一个兄终弟继的规矩,这就造成一位伟...

  • 一条杆棒等身齐:揭开太祖赵匡胤的武功有多高
  • 太祖赵匡胤出生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在后唐时期就掌管禁军,后因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都说虎父无犬子,赵匡胤的武功...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及具体实施!
  •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家庭。他早年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有了很好的了解。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改...

  • 宋太宗赵光义是怎样进行宋朝的统一大业的
  • 赵光义稳固帝位后,继续统一事业。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在宋朝的政治压力下,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割据两浙的吴越钱氏...

  •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样当上的皇帝?是靠谎言吗
  • 朝代的更迭,皇帝的变换,不一定非要点燃烽火,刀光剑影,打打杀杀,血流成河。有时候,一个计谋,甚至一个谎言,就能成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