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邓艾灭蜀偷渡的阴平。我们来看看!
阴平小路走的人太少,基本上不是正常的路。一般来说,除了军队,普通人基本上不会选择走这条路。当时,邓艾实际上被迫走这条路。
当时,魏国以邓艾、诸葛绪、钟辉为首,分三大军攻打蜀汉。起初,他们计划先进军,包围姜伟(当时姜伟在村里)。结果,姜伟有很强的危机意识,很快就闪了出来。邓艾扑空了。经过询问,我意识到姜伟逃到了剑阁,保持危险。
“剑阁不平凡,崔尾,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必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姜维数万大军坚守在这里,钟会即使想强攻也无法进攻。此时诸葛绪前来支援钟会,反被钟会夺兵。邓艾一看到这种情况,自然不愿意和钟会合,而是提出了偷渡阴平的计划,以奇兵进入蜀汉腹地,出其不意。由此可见,邓艾之选择走阴平小道,一方面是看到了诸葛绪的结局,另一方面是正面真的打不进剑阁,只能另辟蹊径。
[img]28917[/img]
原文:今贼毁了,宜遂乘之,从阴平从邪道经汉德阳亭趣涪,从剑阁西里出来,到成都300多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的守必还给涪,就会方轨而进;如果剑阁的军队不还,涪之兵就应该少了。军志有句话:‘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天掩盖它的空虚,打破它。
邓艾最初的想法是进入蜀汉腹地,强迫姜伟撤退,这样钟会军队就可以抓住机会进入剑阁,两人攻击,你就可以打败姜伟。然而,邓艾并没有想到蜀汉的防守会如此薄弱。魏军一到,蜀汉就直接弃城投降。邓艾暂时改变了计划,直接进入成都,最终成功地迫降了刘禅,摧毁了蜀汉!
[img]28918[/img]
从这方面来说,蜀汉的快速灭亡完全是邓艾的突然进入,邓艾之可以出其不意,直接从叠中进入蜀中,这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时刘禅和蜀汉的人很可能被这一幕吓傻了。他们以为魏国的大部队进来了,急忙投降,没想到邓艾一路上魏军完全是偏师,没有完整的攻城装备。
阴平小道如此艰难,以至于蜀汉人毫无准备。那么邓艾是怎么穿过这条小路的呢?现在阴平小道在哪里?
[img]28919[/img]
事实上,当时应该有很多人知道阴平小道。邓艾能够成功地带领军队通过这里,必须有当地的向导带路。顺便说一句,邓艾总兵力有3万人,据估计有2万人进入蜀汉,而不是三国演义中提到的2000人。如果两千人灭亡蜀汉,那真是个奇迹。既然有向导知道这条路,阴平县曾经是蜀汉的领土,蜀汉一定知道这条路。那蜀汉为什么不派军队守住这条路呢?
事实上,蜀汉朝堂很可能认为,虽然阴平小道可以直接进入蜀汉,但由于道路困难和危险,只有少数人可能通过,大军难以前进,少数人不能影响整体情况,刘禅没有派人守卫。邓艾抓住了蜀汉的漏洞,成功地穿过了阴平小道。让我们来看看阴平小道有多危险。
原文: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700多里,凿山通道,造桥阁。山高谷深,极其艰难险峻,粮运稀缺,频频危险。艾裹着毛毡,把它推下去。士兵们爬上木崖,鱼贯进去。
[img]28920[/img]
以上是邓艾在历史书中走阴平小道的描述。根据后人的研究,阴平古道实际上起源于当时的阴平县,即甘肃省文县的湖衣坝。之后,它通过文县,然后穿越青川县的摩天岭,通过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最后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天的南坝镇)。江油关突破后,即使进入蜀汉腹地,成都平原也就在眼前。阴平小道现在考证为265公里,按三国时期360步为一里,即三国时期700里。
事实上,摩天岭是整个阴平小道中最危险的地方。摩天岭北坡较慢,南坡为悬崖,无路可行。邓艾高兴地从北方走了出来。当她看到南方时,每个人都生气了。最后,她别无选择,只能裹着毛毡滚下来。穿过摩天岭后,其他地方相对容易走得多。
阴平小道这么难走,邓艾是怎么穿过这条小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