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邓艾和钟会被司马昭无情杀害。
邓艾是魏国著名的将军,多次取得巨大成就,姜伟也是老对手。他有很强的军事能力和很高的战略能力。他在灭蜀方面占据了第一位。不幸的是,他的政治能力不高,不会弄清楚领导的意图,这引起了司马昭的不满。
虽然邓艾在灭蜀大战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也犯了两个错误。
一、擅自封赏
占领蜀汉后,邓艾以天子的名义,以大封官员的名义,迅速稳定蜀汉的局面和人心。他封刘禅为将军,蜀汉王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徐都尉;其他蜀汉群臣根据其地位任命朝廷官员。虽然他的行为是为了稳定蜀汉,但这也是司马昭的禁忌。你不是一个有资格做这种奖励的将军。司马昭做了什么?这是赤裸裸的越权。
[img]28813[/img]
二、上书司马昭对局势的看法
最初,邓艾的书没有问题。作为部长,向老板提出意见和意见是正常的。然而,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司马昭说这些话非常不高兴,甚至让司马昭怀疑邓艾的做法。
除邓艾自己犯的两个错误外,还有一个人对他的失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也是这个人杀了邓艾,这个人就是监军卫杜。魏绍和钟会对邓艾不满,诬陷邓艾谋反。司马昭一看,另外两个人物都说邓艾谋反,正好抓住邓艾好好审问。请注意,此时司马昭的命令是让卫杜抓住邓艾的父子送到洛阳,并没有说要杀死两个人。这件事很奇怪,司马昭还需要仔细审问。而邓艾的父子真正被杀是魏绍私下做出的决定!
[img]28814[/img]
钟会原本是司马昭的亲信。伐蜀战争期间没有人支持,只有钟会全力支持。正常情况下,司马昭不会轻易杀死钟会。但当魏绍和钟会都说邓艾谋反时,事实上出现了一丝不对劲,司马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邓艾被捕,蜀国没有人能再约束钟会。十多万魏军都属于钟会,这让司马昭非常警惕。他只是下令押解邓艾的父子到洛阳,亲自带兵到长安。
[img]28815[/img]
钟会见司马昭亲自带兵。他还认为司马昭对他有怀疑。在他准备好之前,他很快就开始谋反。钟会的谋反非常有趣。作为一名军队教练,他不仅没有镇压所有将军,而且在关押所有将军的情况下被乱军杀害,这令人惊讶。
那么没有将军的魏军是如何团结起来的呢?这又是关于魏杜的!作为一名监狱军队,魏杜最初想把他拉到一起谋反,但魏杜不想。后来,他假装生病,跑出城外,向大家发出了战斗命令,所以每个人都开始攻击钟会!
《晋书》原文:杜辞眩,欺骗仆人。与出阁相比,几十封信被追逐。直到外解,服盐汤,吐出来。苏泉似乎很困。会遣所的亲戚和医生都说不起,会无所畏惧。晚上,门关了,杜作战宣布军队。军队已经唱好了,陵旦共同攻击了会议。会带领左右战争,将军们打败它,只有数百人会绕着殿堂走,杀死它。于是一些将军,群情肃然。
可见,司马昭并没有参与钟会之死的全过程。司马昭此时远在长安,根本不知道蜀地的变化,都是卫杜作为监军,临时发号施令,让大家进攻钟会。此外,在杀死钟会和姜伟后,魏军城大开杀戒,使城市陷入混乱。过了很长一段时间,魏才出面约束了所有的军队。可以看出,魏军是故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他和钟会一起谋杀邓艾的证据。之后,他派人追上邓艾,杀死了邓艾的父子,彻底解决了威胁他的人物。
邓艾在灭蜀大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也犯了哪两个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