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知道龙门石窟万佛沟最大的洞穴是哪一个吗?它是高平郡王洞,位于龙门东山万佛沟北崖半山腰,石阶高耸。爬上楼梯,到达洞外相对开阔的石平台。
高平郡王,武则天侄子武重规,曾担任天兵中道大总管,左金武卫大将军,天授元年(公元705年)被封为高平郡王。这个洞是以高平郡王的雕像命名的,从唐朝授元年到神龙元年,然后因武重规死亡而辍学。直到开元16年(公元728年),比丘慧澄在香山寺上座续建,但还没有完成。
洞口宽3.12米,高约4米。在洞口两侧广阔平坦的悬崖表面上,两个高浮雕的力士形象与西山极南洞口的力士形象相似,是唐代力士形象的代表。这两个力士体现了人体艺术解剖学的原理。雕刻技术可以自由使用,动态势头不传统,艺术形象基本保存完好。
洞穴是方形的,两侧雕刻着一个力士雕像,对称地倾斜到洞穴上。洞穴内坛上的主像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都在同茎仰莲座上。这尊阿弥陀佛坐在一起。左弟子迦叶,面像完整,表情凝重,是一个和尚的形象。右弟子阿难,胸前手里拿着一桶。左观世音菩萨雕像,左手提净瓶,右肘伸出。
[img]27245[/img]
右边的大趋势是菩萨,左手心放一个花瓶,右手拿着毛巾下垂。本尊下层刻有一排10尊结坐佛,西壁上下三排结坐佛。
上排有七个身体,只有轮廓线,没有打磨,都是禅印,中排有八个身体,基本和上层一样;下层有六个身体,衣服和正壁一样。前墙西侧上下三排坐佛,每排三排。衣服有肩膀,右肩法衣,臂章。东墙上没有雕像。
圆拱形的洞顶。地上有12个下凿佛座,正方形,上置可移动的佛座。其中10个有题记。更重要的是,惠澄法师在唐代龙门香山寺上座。内容是“大周时期,高平君王的形象被尊仪,身上有几十个,失败了,隐藏了四个,从零露雨麝。佛日沈辉,人天福减。只有我香山寺上座慧澄法师受伤、叹息、羞耻、羞耻,温暖微巧匠,饰雕翠石,焕然紫金即身弃”。
另一个是:“唐代开元16年2月16日,香山寺上座比丘惠澄检校这个社区,有半严功德记录。同检校比丘张和尚,法号义婉,刻字入常惠”。可见,这个洞是武则天时期的高平君王挖的,但由于高平君王“隐藏四大”,他在神龙年间辍学了。到开元16年,由香山寺上座的惠澄法师进行了修复和续建。
高平君王洞穴正壁中央伸出一根粗莲梗,阿弥陀佛坐在中间,高2.55米。两个弟子站在左右两侧,双手合十,站在向两侧延伸的莲梗和莲花上。
观音和两位菩萨也站在两朵延伸的莲花上,高约2.19米。这组雕像反映了唐代最流行的净土雕像风格,以圆形雕刻的风格反映了五莲佛的形象。
[img]27246[/img]
莲花是佛教的圣物,代表着“出淤泥而不染”。在莲花中化生是佛教独特的方式。佛教认为,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佛教净土,都是从莲花中化生出来的。在石窟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像,坐着或站在莲花桌上,这和莲花中化生的意义是一样的。
龙门石窟造像,构思精巧,很有创意,甚至影响了周边和偏远地区的洞穴造像活动。
谁建造了龙门石窟万佛沟最大的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