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板属于板无眼,即板板板板,主要用于表现剧烈冲突中人物情绪激动的状态。带板有[慢带板]、[紧带板]、[慢双锤带板]、[紧七锤带板]等形式。分别有“欢音”和“苦音”。板头和过门都有严格的节拍。
打击乐伴随着双锤鼓。带板被广泛使用。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板,而且还可以与其他板相连。这种板通常用于在大段歌唱的结尾推动情绪达到高潮。由于带板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以及打击乐的点法不同,有多种名称。
—、起板和板头过门
有两种类型的带板,一种是在“浪头”中起板,包括各种[浪头带板]和各种[三锤带板]:如[浪头带板]、[慢七锤带板]、[双锤二反带板]、[七锤慢带板]、[慢七锤代把]、[慢三锤带板]、[紧三锤带板]、[三锤代紧带板]、[马腿代把紧带板]等。二是七锤直接起板(即硬起):如[紧七锤带板]、[紧七锤代把]等等。板头过门只有一句话,都是七板,它是由[二六板]的基本过门改变而来的。
二、带板唱腔
[img]26479[/img]
有[慢带板]、[紧带板]、[双棰板]、[紧垛板]。
1、慢带板
属于紧打慢唱的形式。唱腔分为上下句,自由灵活,不受固定节拍限制,均用散板记谱。
2、紧带板
俗称“三流子”,是一种紧打慢唱的形式。相当于1/8的节拍。唱歌分为上下句,相对自由,但散唱有一定的规律。能表现剧中人物激烈的情感和氛围。
3、双棰板
也叫[慢双锤]]、[慢垛板]或[双锤带板],简称[双锤]。为1/4节拍,板式节奏规律,节奏型有一定格式,演唱规律性强。它的情绪和氛围与慢带板相同。这个板是独立板式的。也可以从[二六板]转到其他板式。十字唱腔每句为两腔,两腔起唱均在红棒上;而七字唱腔上句两腔起红棒,下句第一腔起红棒,第二腔起黑棒。
4,紧垛板
俗称“丁板”。板式节奏严谨,相当于1/8或1/16节奏。唱歌分为上下句,唱歌突出,说唱性强,所以唱歌旋律单调。这种板式通常用于戏剧矛盾尖锐、对唱或单唱。能充分表现出强烈而紧张的情绪和氛围。这个板也可以从[双锤带板]转移。
5、喝场
仅限于苦音,是一种典型的带板唱腔,也是一种“叫头”。它是由带板引起的。常用于喊人称、天地,表现人物极度痛苦和愤怒。由于情节不同,饮酒场可分为一、二、三。同时,句间有音乐垫,三次饮酒和唱歌都发生了变化。
三、过门落音
【慢带板】和【慢双带板】的基本过门是板头过门,同时也是句间过门。带板的基本过门由二六板的基本过门压缩而成。[紧带板]和[垛板]的基本过门是[慢带板]和[慢双锤带板]的基本过门压缩,为1/8节拍。无论[慢带板]、【双锤带板】和【紧带板】和【紧垛板】的唱腔,上句之间的过门都是七板,但节拍速度不同。
唱什么声音,句间过门什么声音。【苦音带板】上句一般落2音,有时落4音;欢音带板】上句一般落2音,有时落3音,花脸多用。句间连唱时落5音或落5音;第三句落音变了,欢音可以落6或1音;苦音可以落1或4音。【苦音双锤带板】上句可以落7音,下句可以落5音,但【苦音紧垛板】下句有时可以落7音。
[img]26480[/img]
四、转板
带板转板特别灵活方便,只需改变其板式的连接节奏,即各种带板可以随意转板;同时,它可以连接到其他各种板式,并且可以随时接收,相对自由。
五、落板
带板的落板也分为齐板、留板、休息板、砸板和黄板。带板齐板和[26板]齐板,句型相同。如果带板采用散唱落板,则与留板方法相同,因此一般不称为留板。带板休息板的过门是[26板]休息板的过门收缩,即节奏快一倍。带板的砸板可在唱腔上下句后使用,并与带板的砸板铜器连接。带板黄板与[26]黄板相同,但速度更快。
六、彩腔
带板的彩腔称为“喝场腔”、用二音唱歌。一般用于小生和须生。
秦腔的带板形式是什么?怎样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