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主题的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其原型是北宋末年由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水浒传》中打虎的李忠是否真的杀了老虎。让我们看看!
梁山英雄排座次,虽然有亲密疏远、派系平衡的考虑,但真正有能力的人,不会太埋葬(时迁除外)。
[img]25399[/img]
李忠排名第86位,虽然不是垫底,但也很落后。如果李忠能杀死老虎,估计没人会相信。
既然李忠不能打老虎,他的“打虎将”绰号是怎么来的?
因为李忠在《水浒传》中不像林冲、鲁志深、武松那样出彩(主要人物都有自己独立的章节),李忠是一个类似酱油的角色。书中没有解释他绰号的由来,只能大致猜测。
在《水浒传》第三次《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李忠首次被提及:
当人们分开看的时候,中间有一个人,用十几根棍子,地上摊着十几块膏药,一个盘子里装满了纸标,但原来是江湖上用枪棒卖药的。史进看了看,却认出他是教史进的师傅,叫打虎将李忠。
[img]25400[/img]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信息:
1、李忠有些功夫,但功夫水平有限。
如果李忠在武术方面有很多东西可以教史进,那就不可能只做一个大师。挣教师费不好吗?你必须摆摊卖石膏。
没有继续做史进的师傅说明李忠没什么好教的。这也说明李忠如果真的想遇到老虎,真的打不过。
2、李忠没有固定的职业,他做所有能赚钱的事。李忠既当过武术老师,又卖过膏药,最后还当过山贼。
当老师是快钱的生意,山贼是最后无奈的选择。卖膏药很可能是他在做山贼之前选择谋生的职业。李忠的绰号“打虎将”很可能和卖膏药有关。
[img]25401[/img]
江湖上哪种膏药卖的最好,不用说一定是虎皮虎骨。
怎么才能让人相信自己卖的是虎骨膏?除了做一些真正的虎皮虎骨作为引子(引子卖不出去),给自己起个外号也可以吓唬人。
李忠的绰号“打虎将”非常合适,这意味着我李忠杀了老虎(引虎骨可以作为证据)。我卖的是真的,货源稳定。如果我没有货,我可以再玩一次。我是一个“打虎将军”。
李忠本人也练过,体型应该不弱,想来也可以蒙住一些人,挣散银子生活还可以维持。
然而,这项业务并不是一项稳定的业务,需要不断地改变这个地方。毕竟,他不能真正杀死老虎,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虎皮膏药。再加上金翠莲的赞助,鲁达鄙视了它。李忠终于放弃了挣扎,选择了当山贼。
李忠在凉山排名第86位。他的绰号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