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是什么意思?四折一楔介绍

我不知道元杂剧的四折一楔是什么意思?事实上,四折一楔是元杂剧的剧本体系。元杂剧的剧本一般安排唱四套北曲,每套都有几首曲子,从3首到20多首,属于同一宫调,一韵到底;每首曲子都是由正末或正旦的角色主唱的。

四套曲子大致适应了戏剧冲突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 为了解释或连接情节,有时会添加“场景”。这种“场景”,或一个或两个,前后位置取决于情节发展的需要。

在《过场戏》中,除了宾白,只唱了一两首歌,比如《仙吕赏花时》或者《正宫端正》。后来明刊的元杂剧被标为“楔子”。“楔子”是指用木工和楔子加入榫头,使其紧密牢固。

元杂剧的剧本结构可以从现有的《三十种元杂剧》中概括出来。后人常用“四折一楔”来概括元杂剧的剧本体系。

[img]24127[/img]

所有的元杂剧制作人都提到了“楔子”。“四折一楔”是一种常见的格式。“楔子”甩小令,“折”甩套曲,这是“楔子”和“折”之间的分水岭。“楔子”在剧的开头,主要作用是解释故事情节的背景和原因,并经常介绍剧中主要人物及其关系。

以马致远《汉宫秋》剧头的“楔子”为倒,分析剧头“楔子”的基本状态。元杂剧中人物上场时,通常会念上场诗。“折叠”中的“楔子”主要是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有必要插入一个情节。多部剧的“楔子”不同于单部剧的“楔子”,具有其特殊性。

元杂剧在四折一楔的基础上,满足剧情需求,创造了10部现存作品的四折二楔结构体系;只有2部现存作品使用五折一楔;只有3部现存作品使用五折一楔,楔子都在一折之前。

最常用的是四折一楔,共101部作品,占现有作品的一半以上。

从现有的元人杂剧作品中,我们可以大致看到从四折到四折一楔的发展思路,尤其是一折前楔的结构。四折一楔留存作品最多,内部结构变化丰富,成功作品较多。

四折作品中最多的两种,“起、承、转、合”(27部)和“起、转、再、合”(15部);四折一楔作品中最多的两种,“起、承、再承、转、合”(22部)和“起、承、转、再转、合”(17部)。这两个楔子都在一折之前,可以说是一折的前奏,就是把一部分关于剧情的人物、背景、前题等。

[img]24128[/img]

后两种去除楔子的内部结构与前两种完全相同。这说明楔子的原意是“引子”,后代小说保留的影响,比如《儒林外史》第一次,也就是这个意思。明清传说中的“家大意”也应该从此发展起来。

但元人对楔子的灵活运用,自成一代之风,不仅超越了前人,而且使后人的戏曲、小说难以比拟。

楔子在元杂剧创作者手中,极其灵活多端。它是整个情节内部结构的调节器,使元杂剧结构简单多样。这一特点也可以从现有作品中看出。

在此,列以总表,便于更全面地掌握元杂剧的结构特征。


元杂剧的四折一楔是什么意思?四折一楔介绍元杂剧的四折一楔是什么意思?四折一楔介绍

,,,,,,,

  • 谁是揭秘史上嫁得最远的公主?等待国王死亡
  • 说到中国古代著名的外国人,马可波罗可谓榜上有名,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举世闻名。这位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17岁...

  • 元定宗为何要驳斥罗马教皇?他又是怎样驳斥的
  • 贵由登基时。参加登基大典的人中还有一位意大利方济各会教士柏郎嘉宾。 原来,蒙古军的大规模西征,震惊了整个欧洲。 公元124...

  • 忽必烈是怎样打造以香都为中心的世界性帝国的
  • 在使蒙元王朝和大汗本人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方面,谁也没有威尼斯旅行家、尼柯罗的儿子马可·波罗做得更出色,根据他那部在热那...

  • 为什么说是地震帮助成吉思汗攻灭了西夏王朝
  •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

  •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为何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蒙古国的确是个能征善战的国家,它仅凭借着100多万的人口和十多万人的军队竟战胜了拥有几千万人口及数百万大军的金国、南宋、...

  • 元定宗贵由是怎么死的?贵由是毒死的吗?
  • 元定宗贵是怎么死的?元定宗波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4月),蒙古帝国可汗,史称“贵由汗”,元太宗波儿只斤窝阔台长子。1246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