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故宫奉先殿的建筑有多大?具体用途是什么?奉先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廷东侧,建于明初,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寺庙。清朝沿着明朝,于清朝顺治14年(1657年)重建,然后多次修复。奉先殿是一座建在白色胡须座上的工字形建筑,周围是高墙。
建筑规模
前为正殿,后为卧殿。前殿宽9间,深4间,建筑面积1225.00㎡。黄色琉璃瓦重檐廊顶,檐下彩绘金线较大的金旋子彩画。前檐5间开门,为三交六菱花隔扇门,后檐5间接穿过大厅,其余均为门槛窗。圣列后龙凤神宝座、豆案、香丝案、祝案、尊案等设置在殿内。后殿宽9间,深2间,建筑面积755.00㎡。黄色琉璃瓦单檐廊顶,外檐彩画也是金线较大的金旋子彩画。5间接穿过前檐中间的大厅,其余为门槛窗。殿内每个房间按后檐分为九室,供列圣列后神牌,为“同殿异室”规制,各设神龛、宝床、宝椅、前设供案、灯光。
[img]22807[/img]
前后殿通过穿堂相连,形成内部通道。室内铺金砖,浑金莲花水草图案天花。殿前月台宽40.00m,深12.00m,总面积500.00㎡,陈设日з,嘉量。必弥座及月台周围设有栏板、龙凤纹望柱。无配殿、阳台房间,仅在殿前奉先门外正南有13间群房,为神库、神厨。东一小院内有一座三间小殿,为明嘉靖皇帝朱厚夫为奉父献王朱佑。
功用
根据清理制度,所有圣诞节、万寿圣节、元旦和国家大庆都在前殿祭祀;圣诞节、忌辰、元宵节、清明节、中元、霜降、岁除等日子,在后殿举行香礼;所有徽章、登记、登记、皇家经典宴会、耕耘、参观陵墓、巡回狩猎、回归和庆祝活动都将在后殿举行。
奉先殿前殿主要用于展示宝座。宝座为木雕罩金漆,配有坐垫和靠背。在举行一些祭祀活动时,供奉在后殿的已故皇帝后牌必须移到前厅。这些标志安装在宝座的木座上,因此宝座的数量与后厅提供的标志数量一致。前殿内还有各种供桌、供器、祭器等物品。奉先殿后殿原分隔间,每个供奉一代帝后神龛。神龛里有一个金漆宝座,上面放着皇后牌位。每个牌位都有一张床和一个枕头。清朝死亡时,共有33张牌位。隔间外还设有宝座,数量与牌位数一致,清亡时共有33个。此外,后殿还有各种供桌、供器、祭器、灯具等物品。如今奉先殿内部已改为钟表馆,清代使用的情况已不复存在。
奉先殿的建筑规模有多大?具体用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