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一个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约8000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相继出现,国力逐渐衰落。以下是唐玄宗李隆基长期以来为何被称为“唐明皇”的详细介绍。让我们看看!
唐玄宗李隆基的完整头衔是“唐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简称“唐明皇帝”。唐玄宗死后,虽然有文人称唐玄宗为“唐明皇帝”,但主流名称是“唐玄宗”。然而,在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突然宣布追求他的祖先赵玄朗为“上陵高道九天司命天尊皇帝”。
[img]22512[/img]
赵玄朗被追为皇帝,“玄”从此成为一个禁忌词。宋代人用“元”字代替“玄”字,“唐玄宗”被称为“唐元宗”。然而,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京的寺庙名称是“唐元宗”,南唐被北宋摧毁。因此,在宋代提到“唐元宗”有点麻烦,即使是李隆基,而不是李京。
[img]22513[/img]
为了避免麻烦和尴尬,宋朝人基本上放弃了使用“玄宗”的寺庙名称,而是称李隆基为“唐明皇”。宋朝的文化影响力很大。元代仍然存在李隆基被称为“唐明皇”的现象,如元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然而,在明朝,越来越多的文人使用“唐玄宗”。
如果“唐玄宗”的使用继续不受限制,“唐明皇”的使用者自然会越来越少。然而,清康熙皇帝热爱新觉罗玄烨在顺治18年(1661年)登基,“玄”再次成为一个禁忌词。清代的“文字监狱”远远优于宋代,导致文人学者再次称李隆基为“唐明皇”。
为什么后人称李隆基为死后的缩写[唐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