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诸葛瑾为什么几乎没打过仗,为什么能成为东吴的将军。
汉末三国时期,琅琊诸葛氏在季汉、东吴、曹魏都有极人臣。诸葛武侯的哥哥诸葛瑾除了最著名的季汉宰相诸葛武侯外,在东吴也是极人臣。
然而,与位列武庙十哲的弟弟诸葛武侯相比,诸葛瑾的军事才能要低得多。他这辈子几乎没打过几场胜仗,胜率堪比曹魏的夏侯敦。那么,为什么几乎没有赢过仗的诸葛瑾还能成为东吴的将军呢?
东吴政权整体由江东本土士族、江北南迁士族、军功士人三大集团组成。这三个集团可以分为三个派系:三朝老臣、两朝老臣和吴主故旧。东吴政治集团之间的关系在三国中非常复杂。
[img]22424[/img]
孙权本人最信任的是江北南迁士族和军功士人两大集团中的吴主老派系。他们在江东基础浅,与孙权关系密切。诸葛武侯的兄弟诸葛瑾正是江北南迁士族中吴主老派系的代表。
诸葛瑾出生在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逃往江东躲避战争。诸葛瑾在江东旅游期间遇到了孙权。他是孙策时期少数与孙权形成君臣关系的东吴大臣之一。因此,孙权对诸葛瑾的信任是非同寻常的。
由于东吴政治集团与政治派系的复杂关系,东吴将军一直缺乏合作和忠诚度。这也是为什么孙权宁愿被曹魏的著名将军打败为“孙10万”,但仍然多次亲自征服的原因之一。他不能相信东吴的将军。
然而,由于东吴的地形,孙权不能亲自负责整个东吴的防线。因此,孙权亲自负责东吴东线的战争,并将西线的战争交给了他足够信任的将军。周瑜、鲁肃、吕蒙和鲁迅被任命。
[img]22425[/img]
但与周瑜、鲁肃、吕蒙相比,鲁迅属于孙权不信任的江东本土士族。此外,东吴西线靠近季汉,孙权任命诸葛瑾为左将军,督促公安和假期,封万陵侯,协助鲁迅,制衡孙权不信任的本土士族。
孙权让诸葛瑾领兵打仗是为了提防江东士族,而不是诸葛瑾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孙权并不在乎诸葛瑾几乎不打胜仗,而是让他制衡鲁迅。因此,鲁迅和诸葛瑾在仕途上也绑定在一起,同升同荣。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正式成为皇帝,陆逊也被任命为比将军更高的“将军(孙权是专门为陆逊发明的)”。自从陆逊成为将军以来,几乎没有获胜的诸葛瑾就被任命为将军。
诸葛瑾是如何在东吴达到将军的高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