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约8000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相继出现,国力逐渐衰落。以下是唐高宗临终前政治安排为何不阻止武则天控制皇权的详细介绍。让我们看看!
洪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病逝洛阳。临终前,唐高宗留下了政治安排:“七天葬礼,皇太子就在棺材前。园陵制度,务从节俭。军国大事不决者,取天后处分”,试图追求唐朝王位的顺利传承。
然而,唐高宗去世后不到两个月,他临终前的政治安排随着武则天废除唐中宗而结束。武则天完全控制了皇权,为他的皇帝奠定了基础。那么,为什么唐高宗临终前的政治安排没有阻止武则天控制皇权呢?
@ 虽然唐高宗在临终前的政治安排中制定了防止武则天控制皇权的措施,比如避免武则天“垂幕听政”,以“军国大事不决者,取天后处分”。然而,由于早年的经验,唐高宗比武则天更能防范大臣。
[img]22335[/img]
正因为如此,唐高宗临终前的政治安排主要是防止大臣专权,防止武则天是次要的。因此,唐高宗安排唐中宗和武则天控制皇权。唐中宗在总理裴燕的帮助下处理政府。主要预防措施是裴燕领导的大臣。
@ 在几十年的皇后生涯中,武则天积累了足够的声誉和经验,确定了仅次于唐高宗的权力地位,对自己的儿子唐中宗具有礼仪的优势。只要武则天控制了一些皇权,权力就会不可避免地扩大。
[img]22336[/img]
@ 无论政治安排有多好,都取决于正确的候选人。根据唐高宗的临终政治安排,唐中宗负责在武则天的监督下做出决定,然后与裴燕一起处理政治。三者形成了以唐中宗为中心的政治平衡,为唐中宗争取时间来管理基础。
然而,唐中宗一登基,就想打破这种政治平衡,从削弱裴炎的权力开始。裴炎不是一个无私的大臣,所以他主动寻求武则天的支持,以保护自己的权力。结果,武则天和裴炎联合起来,迫使唐中宗退位。
总的来说,唐高宗的主观意愿、武则天的客观实力和候选人的错误导致唐高宗临终前的政治安排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结束,为武则天成为女皇帝扫清了最大的障碍。
临终前唐高宗留下了哪些政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