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280年)是中国历史上汉朝以后晋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曹魏、蜀汉、东吴三大政权相继出现。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为什么张松、法正等益州士人要主动抛弃刘章,去刘备。
[img]22306[/img]
虽然刘章是控制益州的军阀,但他的家庭不是益州人,而是他的父亲刘燕在东汉末年进入宜州。汉末益州有许多士人避灾,因此刘章集团一般分为两部分:益州当地士人和外部流亡士人。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刘章个人能力的不足,益州当地士人与外部流亡士人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解决,两位士人对刘章非常不满。此外,由于刘章“不知道如何保存他的同情心”,益州的社会矛盾也趋于加剧。
正因为如此,益州当地士人和外部流亡士人都希望有一支外国势力来取代刘章。赤壁之战期间,张松被刘章派去曹操,张松暗中计划投靠曹操。但由于种种原因,曹操对张松不礼貌,错过了机会。
[img]22307[/img]
被曹操忽视的张松转向刘备,张松的朋友法正是刘章无知的人才。于是张松和法正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去刘备。张松和法正恰好代表了益州当地士人和外部流亡士人。
总的来说,正如隆中对刘章的评价“民殷国富,不知存t恤,智者思明君”一样,刘章集团的派系结构和刘章的个人无能导致刘章大多数士人非常不满,抛弃刘章只是时间问题。
为什么益州本土士人希望有外国势力取代刘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