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大陆在秦末的称号,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农民起义。在起义过程中,各地都做出了回应,其中项羽和刘邦领导的两支军队实力最强,刘邦最终打破了咸阳,推翻了秦朝。所以下面是关于为什么项羽必须在乌江边自杀而不是过河的详细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汉四年(前203年),楚汉数十万军队在山脊下进行了最后一场决战。项羽的10万军队在数十万汉军的包围下彻底崩溃。项羽只能带领800名骑兵在夜间突破,最终在乌江边自杀。
[img]22236[/img]
奇怪的是,项羽当时的初衷是突破逃跑。当他逃到乌江时,有几个县的领土,正如乌江亭长所说,“也足王”。那么,为什么项羽必须在乌江自杀而不是渡河呢?
@ 项羽虽然还有几个县,但综合实力远不如刘邦。项羽很清楚,即使他渡河到江东继续称王,他的灭亡时间也只会稍微落后一点,根本无法改变最终失败的命运。
[img]22237[/img]
@ 当时项羽自己说:“和江东8000个孩子一起渡江而西,现在没人还了。纵江东的父亲和兄弟同情我,我怎么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项羽确实有“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态。
@ 由于认知和性格缺陷,项羽最终不知道自己输给了刘邦,也从不反思。正因为如此,当他逃到乌江时,项羽的心态崩溃了,认为他的命运已经结束了。
项羽逃到乌江边时,为什么不渡江而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