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约8000万。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相继出现,国力逐渐衰落。以下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如何吓退兵临长安的突厥大军的详细介绍。让我们看看!
大约在南北朝后期,一个超级游牧帝国在匈奴、鲜卑和柔软之后崛起,这就是突厥帝国。隋朝鼎盛时期,突厥在隋朝的打击下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分,先后称隋朝为大臣。然而,由于隋末的混乱,突厥再次强大起来。
[img]21939[/img]
唐高祖李渊起兵之初,曾向突厥人称臣纳贡,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刘黑凯、薛举等也是如此。唐朝统一世界后,突厥仍然对唐朝构成巨大威胁。由于国力薄弱,李渊只能继续向突厥人称臣纳贡,甚至想通过迁都来逃避突厥人。
武德九年(626年)爆发了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唐太宗”夺位登基。突厥之主杰利可汗听说唐朝王位发生变化后,率领数十万突厥军直接指向长安。突厥军很快进入渭水河,距离长安不到30英里,而长安守军只有几万。
[img]21940[/img]
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唐太宗首先果断地拘留了杰利可汗派来示威的使者,然后只带着小雨、高士廉、方玄龄等六位文臣到渭水河岸边的突厥军队。唐太宗几乎独自面对数十万突厥军队,他当面谴责杰利可汗的信弃义。
杰利可汗怀疑自己失去了思想,唐太宗“单骑退敌”的勇气和英雄精神是杰利可汗的恐惧。就在这时,一些唐军伪装成主力军,唐太宗趁机说他将继续向突厥人贡献。看到杰利可汗两天后与唐太宗杀死白马,退出北方。
虽然唐代与突厥的关系没有“渭水联盟”发生太大变化,但唐太宗仍然认为这种“城下联盟”是一种巨大的耻辱。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灭亡东突厥,活捉杰利可汗。太上皇帝李渊得知自己的感受后说:“汉高祖一辈子都没有报复白登的仇恨,但我看到了一天的耻辱。”
面对数十万突厥大军,唐太宗到底是怎么让他退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