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统一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唐玄宗即位后,创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约8000万。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国力逐渐衰退。以下是李元吉为什么要和大哥李建成一起对付二哥李世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答案其实很简单:李元吉也想当皇帝。武德年间,李元吉曾向父亲李渊献上“吉祥天石”,上面写着“李渊万吉”二字。然而,李元吉私下对自己的亲信说:“天石上的‘李渊万吉’其实是‘李渊元吉’,意思是李渊之后的皇帝应该是李元吉。”
[img]21933[/img]
然而,李元吉作为第四个儿子,无论是根据礼法还是实力,都离皇帝的地位相当遥远。因此,李元吉的夺位计划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联合大哥和二哥中的一方杀死另一方;第二步是杀死大哥和二哥幸存的一方。
但这里还是有一个问题:既然是联合一方杀了另一方,为什么李元吉不联合李世民杀了李建成?
一、情感因素
“丑陋”的李元吉年轻时不受父母欢迎,但李世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青睐。因此,李元吉从小就对李世民充满了嫉妒和怨恨,兄弟关系也不和谐。在“王子之争”期间,李元吉多次声称要直接杀死李世民,甚至说要自己动手。
由于隋朝规定地方官员不得带全部家属上任,李渊经常只带李世民上任,然后让其他儿子住在家乡,李建成负责家庭事务。因此,与李世民相比,李元吉和李建成在一起的时间更长,关系更亲密。
[img]21934[/img]
二、个人恩怨
李元吉不仅与李世民关系不好,还与李世民的部长抱怨。李元吉一直自称武术世界第一,但三次被秦王府将军尉迟敬德击败。其中一个尉迟敬德仍然“空手夺白刃”。因此,李元吉恨尉迟敬德,自然很难与秦王府合作。
三、礼法因素
“夺权之争”基本上是和平环境下的政治斗争。因此,李建成作为长子和合法王子,具有很大的优势,与李建成联合获胜的机会更大。此外,李世民和李元吉也是自己的亲王。他们在礼仪和法律上的身份是相似的。由于“同性排斥”,联盟的基础很小。
四、实力对比
在李元吉看来,大哥李建成的实力比二哥李世民弱。因此,大哥李建成更愿意与自己合作,李元吉在联盟中也有更大的权力和影响力。此外,由于大哥李建成的实力相对较弱,李元吉实施“夺位计划”第二步的难度要小得多。
李建成对李元吉的想法一无所知。“玄武门之变”前夕,李建成曾亲自承诺,登基后,他将立四弟李元吉为“皇太弟”,即皇位继承人。可以说,如果“夺权之争”的失败者是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肯定会有一场激动人心的战争。
为什么李元吉在王子之争中不联合李世民杀死李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