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三公和三省六部有什么区别?详细说明古代最高官员的发展史

不知道三公和三省六部有什么区别。其实所谓三公,就是秦朝中央的三位最高长官: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别负责朝政、监督和军事管理;三省指中书(负责拟议)、门下(负责封驳)和尚书(负责经办)三大机构,六部是指上书省下设的官、礼、兵、刑、户、工六部。

据说三公起源于商周,有两种说法:

一是太师、太师、太保,都是帮助君主辅政的大臣。其中,太师负责军事,太师负责礼法,太师主要负责保护君主。如果我们从部落制的角度来看待当时的国家,这三个人的身份更像是在部落里有超然话语权的老人。

另一个是司马、司徒和司空。这三个职位没有辅助政府的作用,只是君主管辖的官员。有趣的是,司马和司徒也对应军事和礼仪,司空主要负责水利和土木工程。

当秦朝统一世界时,秦始皇也设立了三位公务员。当然,他不需要三个能告诉他一切的老人,只需要一个能帮助他处理政府事务的助手。因此,在司马、司徒和司空的基础上,他将三位公务员改为首相、太尉和御史医生。(由于皇帝本人是最高的军事指挥官,太尉排名第二。)

[img]21876[/img]

秦朝只存在了十多年,然后西汉全面继承了秦制,在中央设立了三公。在早期,这三个位置确实可以影响甚至扭转皇帝的决定。比如刘邦晚年属于小儿子刘如意,是御史医生周昌公开站出来反对,才让此事放弃;刘邦不但没有动他,反而在死前把刘如意托付给了他。另一个例子是,吕后死后,朝臣和诸侯王共同摧毁了诸吕。当他们最终选择皇帝时,他们的演讲不是刘的宗族,而是总理陈平和太尉周波。

因此,当中国皇帝得到陈平的支持时,首先要处理的是这些杰出的亲戚。他用了很多手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效果更多的是基于他们自己的个人声望和英雄的逐渐衰老。三个公众对皇权的约束仍然没有被消除。

这个问题要到汉武帝才能解决。汉武帝时期的宰相像走马灯一样勤奋,大部分都不能好好结束;御史博士只是汉武帝操纵官场的工具人,很难压制皇帝;至于太尉,几乎不常设。此外,为了对付以三公为首的外朝官员,汉武帝还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新的制度——内朝官员。

所谓内朝官,就是从皇帝的个人侍从中挑选一些人来帮助自己处理政务,从而分散外朝三公的权力。这些人有的是阉人,有的不是(大部分都是汉武帝的时候),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三个职位是尚书、侍中、中书。

这三个职位最初都是皇帝身边的小官员。他们的水平不高,权力也不大。然而,为了分享三个公众的权力,皇帝必须加强他们的权力;他们也逐渐从皇帝的私人团队走向外朝,成为外朝的实权大臣。

三个公司发生了什么?他们越来越边缘化了。汉武帝不仅推出了一些文官制约丞相和御史医生,还通过外戚炮制了两个分散太尉权力的职位:司马和将军。

大司马首先授予卫青和霍去病,原本用于取代太尉,后来逐渐成为与太尉相似的外朝军事领袖;将军要纯粹得多——在整个汉代之后,将军的职位基本上被授予权臣(大多数是亲戚)。当他们到达东汉时,他们成为亲戚的禁令,凌驾于整个官僚体系之一,成为一人以下的一万多人。

[img]21877[/img]

因此,在东汉时期,整个权力结构已经成为将军——三公(此时的顺序已经成为太尉、司徒、司空)——百官制度,而百官中最重要的是尚书令,享有独自坐在皇室前面的权力(与司隶校尉、御史中成合称为“三独坐”)。后来,权臣要么担任尚书令,要么被称为“记录尚书事”。总之,他们必须控制尚书台的权力。

魏晋时期,中书令、尚书令、侍中进一步演变为实际宰相;南北朝时期,这三个岗位的队伍进一步细化,逐渐形成了三个中央机构: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隋唐时期最终形成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制。

那么,三省六部制稳定了很长时间吗?没有。例如,在李世民担任李世民几百年后,尚书令的职务就成了一个虚假的职位。总的来说,由于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对皇权有很大的约束力,皇帝必然会支持一些新的力量来约束分权,如翰林学士和后来成为实际宰相的“同中书门下的平章”。

事实上,那些曾经在中国官僚制度中达到顶峰的人,无论是以前的三个公共部门、唐初的三个省份,还是首相、大学士和军用飞机部长,都需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的不信任。皇帝总是倾向于分散最有权势的部长的权力,而最习惯于分散权力的人通常是他们周围的人:一些是秘书,一些是亲戚,一些只是服务员。

@ 归根结底,换来的官名、外戚、亲王或宦官的现象都是皇帝和权臣(通常是宰相),也就是皇权和相权斗争的产物。如果皇帝很强大,那么大臣们就会为他工作(如汉武帝)。如果皇帝受到大臣们的抑制,他们就会找到培养新力量来竞争的方法。东汉、唐和明都是中国历史上宦官干政最深的三个朝代,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在背后起作用。

@ 归根结底,历史上那些复杂的事情也有内在的规律。


三公和三省六部有什么区别?详细说明古代最高官员的发展史三公和三省六部有什么区别?详细说明古代最高官员的发展史

,,,,,,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

  • 为什麽秦始皇要在墓地里放很多水银?
  •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皇帝之一,他的墓地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皇帝墓地。自从他去世后,社会上...

  • 项羽明明可以选择东山再起,为什么要自杀?
  •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这句话自古以来就造就了英雄。说到项羽,每个人都会想到他的英雄事迹和一句话:到目前为止,我...

  • 都是消灭匈奴 为什么秦朝和汉朝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
  • 很多人不了解秦汉匈奴, 前言:秦统一六国后,非常害怕北方的匈奴。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来防御北方的匈奴,间接说明了匈奴的实...

  • 秦桧曾孙秦菊是抗金名将 城破后,全家自杀
  • 岳飞的死,让秦桧背上卖国贼的骂名,直接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 当然,从真正意义上说,秦桧其实没有后人,他的儿子秦奕...

  • 赵高怎么把死去的秦始皇送回咸阳?
  • 赵高是怎么把死去的秦始皇送回咸阳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没人想到,千古一帝秦始皇第五次巡逻死后,赵构等人为了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