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战争的背景
战国末年,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合并东方国家。它的第一个目标是邻近的韩国。公元前264年,即赵孝成王二年,秦军伐韩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韩国上下大为恐慌,议献上党以息秦兵,君守冯亭不愿入秦,于是派使者向赵请降,赵王欣然接受上党。秦君怒不可遏,命左臣长王米率军再攻上党。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镇守长平。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持不了,双方长期相持。为了让赵王换掉廉颇,秦军散布了廉颇想谋反的谣言。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来代替廉颇。
赵括只懂纸上谈兵,没有太多实战经验,轻敌攻击。秦国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赵括军队,切断赵军粮道。赵襄王亲自来到河里。据悉,成年男子前往长平助战。赵军被围困46天,草粮被切断,突破。马服子赵括被射杀,白起收赵兵40多万。白起认为赵兵不忠,晚上被坑杀,赵国继续衰落。
长平战争的起因:
秦攻韩,孤立了韩的上党郡。为了保护自己,韩王让上党郡降秦,但上党郡降赵。几年后,秦为了统一攻上党郡,赵派廉颇支持,长平之战爆发。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将军白起攻打韩国,占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国都的联系。韩国想把上党郡献给秦求和,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要求赵国派兵去上党郡。
昭王47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妾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人民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长平村),镇抚上党人民。四月,王龅攻赵。赵派廉颇为将反抗。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将茄。六月,打败赵军,取二张四尉。七月,赵军筑垒而守。秦军又攻赵军垒壁,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秦赵长平之战背景 长平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