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之乱,东汉中平六年(189),董卓率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自为相国独揽朝政。第二年,关东诸侯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卓败,劫持献帝西走长安,并驱使洛阳数百万口西迁长安。行前,董卓的士卒肆意烧掠,瓦砾在洛阳周围200英里内完成。被王允、吕布杀至192年,持续了3年。虽然三年很短,但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这基本上决定了未来历史的发展趋势。在此期间,三国英雄作为三国乱世的开始出现。
事件经过
东汉末年,地方军阀董卓奉诏入朝后实施暴政。汉灵帝死于中平六年(189),汉少帝刘辩继位,外戚何进辅政。何进与贵族官僚袁绍合谋杀宦官,不顾朝臣反对私召凉州军阀董卓率西凉军入京。后因谋泄,何进被宦官张让等杀害。袁绍带兵入宫,杀死宦官,控制朝廷。随后,董卓率军进入洛阳,领导何进的部曲,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吞其众,自杀大臣。因此,势力大盛,可以根兵擅政。他废墟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自任太尉领导军事,更封为侯,进位相国。再次逼走袁绍等人,独揽军政大权。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市大肆抄袭资物,淫掠妇女,使人恐慌,内外官僚朝不保夕。
初平元年(190)袁绍与关东各州县兴兵共同谴责董卓。董卓看到东联军势力旺盛,威胁献帝返回长安。临行时,他强行抢劫洛阳的金首饰、文物和书籍,焚烧宫殿、政府和家园,并强迫数百万洛阳居民一起西行,导致洛阳周围的“200英里内无复遗”(《后汉书·董卓传》)房屋耗尽。第二年,董卓还授意朝廷封他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车服仪装拟于天子。他还提拔亲信,广树党羽,宗族内外并列,子孙虽小,男人封侯,女人为邑君。又筑坞于福(今陕西眉县东渭水北),号“万岁坞”,积谷可供30年。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司徒王允与董卓部合谋,最终刺杀董卓。人民歌舞在道,“市酒相庆”。六月,董卓部率兵攻入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大肆报复,官民死者万余人。随后李珏劫持献帝,郭泗拘留公卿大臣。建安二年(197年),郭泗也为其部将伍习所杀,建安三年(198年),李珏为曹操所杀。在这场动荡之后,关中地区“无复人迹”了两三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十八九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今年,东汉政权持有者-将军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谋杀宦官,并召集包括董卓在内的四名士兵进入京城。结果,外国士兵未到,何进被宦官杀害。然后,以袁绍为代表的士兵用武力屠杀了所有宦官。京城洛阳一片混乱。董卓利用这一优势,用武力控制了政府。关东士人对董卓的残酷统治感到不满,于当年12月召集军队讨论董卓,揭开了东汉末年英雄并发的局面。
董卓之乱:董卓乱政开始了三国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