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之战的意义:绥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一场著名战役。由张勋领导的决策小组率领数千名守士拖着敌人十倍,最终赢得了恢复长安的时间,在平静安史之乱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遂阳地当遂阳渠要冲,位置很重要。至德二载( 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带领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部队与杨朝宗合作,共有10多万人进攻遂阳。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军坚守,从早到午,接战20多次,士气不衰。许远自以为能不如张巡,推张巡为主教练,自行管理和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张巡担任主教练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军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攻击叛军,打败叛军逃跑,缴获了大量车马牛羊。张巡把所有这些战利品都给了士兵,自己也没有。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御史;姚是官部郎中。
五月是麦熟的季节,叛军在城外收麦充军粮。张巡在城里看到后,他聚集士兵,挑起鼓来打架。叛军立即停止收麦待战。这时,张巡止住拳鼓,让军士们休息一下,叛军见此放松了警惕。张巡抓住机会命令南霁云率军大开城门突然冲出,直捣尹子琦大营,斩将拔旗。与此同时,一些叛军将军率领1000多名骑兵在城下招募张巡投降。张巡在城市里与敌将回答,同时暗中命令几十名勇士手持钩子、陌生刀和弩,从城市上吊下潜入无水的护城壕。当城外叛军依靠人多势众不警惕时,勇士们勇敢地杀死了他们,叛军措手不及,伤害了许多人。 当年7月,叛军再次围城。这时士兵每天只能分一勺米,饿了只好吃树皮和纸。
守军只剩下1000多人,瘦得拉不开弓,外面没有救兵。了解情况后,叛军决定强攻遂阳,他们先用梯子爬城。张巡命令士兵用钩杆顶翻梯子,然后从城里投火焚烧梯子,使叛军用梯子攻城失败。之后,叛军进行了整顿,用钩车和木马攻城,但当他们靠近城墙时,他们被城上扔下的石头砸碎了。叛军停止攻城,围城挖壕沟,在壕沟外加筑围栏作为长期围困。此时,许多城市守军因饥饿而死亡,大部分残疾人都筋疲力尽。这时,张巡杀了他的爱妾,煮熟了奖励士兵。许远也是其奴童给士兵吃的。城里的麻雀老鼠和盔甲弓箭上的皮都找到了吃的,但在这种情况下,张巡也对靠近城墙的叛军将领们忠诚地说服了他们。而被张巡策反的李怀忠等许多人,都可以全心全意地帮助张巡守城。
为加强遂阳守卫,张巡派部将南霁云从城东门杀出并搬出救援部队。但拥兵临淮的贺兰进明,驻扎在彭城的许叔冀、尚衡等都观望不发兵。只有驻扎在真源的李贲援助战马百匹;宁陵守将援助兵3000人,但这些士兵在南姬云率领杀敌进入遂阳城后,只剩下1000多人。 叛军得知张巡请援无望,又加紧攻城,至此城市已难以坚守。守城士兵商量突破,但张巡、许远认为绥阳是江淮屏障,若失守,叛军将大举南下,蹂躏江淮。此外,守城士兵已经饿了,弃城而逃,必无生理,最终决定坚守。
直到那年10月,当叛军再次攻城时,守城士兵没有战斗能力,遂阳城终于被叛军攻破,张巡、徐远及以下将军都成了叛军的俘虏。张巡无所畏惧,非常冷静。叛军教练尹子琪建议他投降。他的正义令人敬畏,宁愿死也不愿屈服。于是尹子琪同时杀害了张巡及其将军南吉云、姚春、雷万春等36人。张巡49岁。徐远也在护送洛阳的路上被杀。
当时,朝廷只有长江和淮河流域的税收支持。绥阳位于大运河汴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一个重要城镇。如果它失败了,运河就会被堵塞,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张巡、许远守绥阳,兵力最多也不到7000人,前后400多场战斗,竟然歼灭了12万叛军。遂阳坚持了10月份。在此期间,朝廷不断得到江淮财富的帮助,并完成了恢复和准备反击的过程。上个月,西京长安得到了恢复,东京洛阳在遂阳落地后10天得到了恢复。叛军再也无法南下了。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遂阳坚守10月。
绥阳之战的意义:大唐历史上最铁血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