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巨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望。“巨鹿”原本是“大麓”。据《尚书》记载,“姚试顺百吉纳于大麓”,据说唐尧禅五千年前就在这个地方给了于顺。古时候“大”“巨”字相通,“鹿”“鹿”字相近。战国末年,吕不韦写了《吕氏春秋》,把大麓写成了“巨鹿”,这就是巨鹿名字的由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分设郡治,巨鹿是三十六郡之一。漳水从巨鹿郡治东南向东北穿流,从咸阳经邯郸到巨鹿到沙宫(沙丘宫,商纣王离宫,酒池肉林出自这里。战国时期,赵王把这里作为离宫的官道。这里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赵王歇与张耳、陈余在巨鹿被困,各路义军应赵国之请派兵救赵,均不敢出兵。项羽率领楚军与秦将张邯决战。项羽带兵渡漳水后,与张邯在巨鹿决战,歼秦军主力30万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战例,“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做壁上观”等成语也随之而来。那么,历史上发生过“巨鹿之战”的古巨鹿在哪里呢?
古巨鹿位于太行山前黑龙港流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潮湿,四季分布广泛,地下水质优良,储量丰富,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是一个丰富的地方。巨鹿郡治(所)占地约1.5平方公里,城市坚固,漳水环绕,官道东经泰山至东海,西经邯郸至咸阳国都。自古以来,这里就被视为一方要冲,《畿辅通志》称:“东控堂阳巨鹿,西连冰井三台,为天雄信都之孔道,山左右之通衢。因此,可见巨鹿郡在秦朝的重要地位。经确切考证,古巨鹿位于鸡泽县北部和毛官营村。原因有三:
1、《汉书.地理志》记载:“巨鹿郡,秦置。巨鹿(古代“巨”与“巨”通用),禹贡大陆泽在北。东北70号周所做的沙丘台。“这是古巨鹿郡最早、最具体的记录,从方向角度表达。用今天的话说,巨鹿古城位于大陆泽南部,沙丘台西南70英里处。大陆泽又称巨鹿泽、广阿泽,在龙尧、任县、巨鹿三县交界处,现已淤成平地。大陆泽正好在鸡泽县正北方向。沙丘平台,即沙丘宫,是商周时期扩建的大型皇家花园。具体位于广宗县大平台村南部,距鸡泽县约28公里,相当于汉代约67公里。
汉书在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父班彪编了65篇《后史》,班固在《后史》65篇文章的基础上完成了《汉书》的编写。当时黄河以北重镇巨鹿郡依然存在。一向冶学严谨的班彪、班固父子对当代相当于省级行政机关所在地的巨鹿郡治的记载应该没有错。此外,班彪之父班稚曾在巨鹿近邻广平做过太守。
2、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有6张地图,显示从战国到秦汉,巨鹿位于襄国(邢台)东南、平乡或沙丘西南,广平国(鸡泽县老城营村)西北。从地图上的河流和沼泽位置可以看出,巨鹿城位于大陆泽以南、明河以东、阜阳河和漳河以西。这一地理位置位于鸡泽县北部,毛官营地区。特别是《巨鹿之战示意图》清楚地表明,巨鹿位于邯郸东北,距邯郸直线约50公里,正好在鸡泽县北部。
郭沫若是中国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代作家、历史学家、书法家、学者、著名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历史、考古学等领域享有崇高地位。他的研究严谨科学,很少有人对他的认定提出质疑。目前,中国历史研究和考古工作中使用的历史地图以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为准。
3、《广韵》说:“周武王弟毛公,后来以为氏。本居巨鹿,避仇荥阳。汉毛亨治诗,作训注传,授从子。时称亨为大毛公,长为小毛公。毛叔郑(也是毛伯郑、武王弟、封毛国、毛氏始祖)的采邑原位于陕西毛地,五世毛班(《穆天子传》称毛公班,鸡泽毛氏始祖)改封巨鹿,也称毛国。据唐骁骑尉《毛藻墓志铭》记载,毛遂自荐的毛遂和注释《诗经》的毛昌是鸡泽人。《鸡泽县志》记载,毛遂“战剑数语,气吞云梦”,毛长“义炳如日星”, 是鸡泽县毛官营村人。毛官营村的毛氏称世居这里,是土户(不是洪洞迁民)。查鸡泽毛官营《毛氏家谱》,毛遂是毛叔郑22世孙,五世毛班17世孙,毛氏世居鸡泽,祖先毛遂,毛亨,毛昌。这说明毛国的封地巨鹿就在毛官营村。
历史上发生过[巨鹿之战]的古巨鹿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