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空袭又称杜立特空袭(Doolittle Raid),发生于1942年4月18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的一次行动,也是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日本实施的第一次空袭。杜立特空袭的实施不仅是对日本违反国际战争标准的报复,也鼓舞了人民的心,提高了美国士气,在鼓励和促进未来人民积极报名参军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空袭本身仍然给抗日战争困难时期的中国军民带来了希望,包括从那时起对日本的所有空袭都有了更响亮的名字——“东京空袭”。
在行动中,航空母舰大黄蜂向西游到西太平洋后,16架来自陆军航空队的B-25B米切尔中型轰炸机从航空母舰甲板上起飞。考虑到中型轰炸机无法在大黄蜂航空母舰上起飞,16架轰炸机计划在轰炸结束后继续向西飞往中国。
事实上,日本的突袭损失很小,但它仍然大大提高了美国人的士气,动摇了日本军事当局在公众心目中的威望,质疑当局是否有能力赢得外国战争。在遭受打击后,日本不得不从印度洋调回强大的航母编队,以防御当地。突袭也让日本帝国海军将军山本56(死后被授予为元帅)相信美国太平洋舰队依然有打击力,“威胁一天不消除,帝国一天不安宁”,于是下定决心集中精力攻击中途岛-中途岛战役。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海军摧毁了四艘太平洋中部中途岛附近的航空母舰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和飞龙号,打击了日本帝国海军,成为双方海军力量比较的转折点。
[img]20485[/img]
<日本空袭预测成真>
1942年4月17日,中美文化协会在孔祥熙官邸举行了花园茶话会。中国向美国“飞虎队”赠送了一幅巨大的中国画《海鹰图》,以表彰飞虎队在中国的辉煌成就。“飞虎队”代表霍华德在回答中表示感谢,并声称“日本将尽快实现空中进攻”。
1942年4月18日12时30分,美国空军中校杜立特率领16架B-25轰炸机成功空袭日本。在16架战斗机中,除了3架飞往横滨、名古屋和神户向日本形成“大规模轰炸”的错觉外,其余的都直接前往东京。每架战斗机有4枚500磅炸弹、1枚燃烧弹和3枚高爆炸弹,突击队在1小时内投下了所有炸弹。
<功臣来渝接受勋章>
轰炸结束后,杜立特突击队按照预定计划飞往浙江衢州机场。出于保密原因,美军在空袭前没有与中国沟通,中国机场也没有提供任何导航。飞机燃料耗尽后,除四架迫降外,其余12架飞机的机组人员在浙江和江西上空弃机跳伞。落在中国的飞行员中,有5人死亡,8人被日军俘虏,62人被中国军民救出。
获救的杜立特和他的团队成员随后来到重庆,受到蒋介石的热烈接待。宋美龄为在场的飞行员佩戴了三级云指挥奖牌。轰炸没有造成大面积伤亡,因为它故意避开宫殿和民用设施,但有效地提高了美国士气。因此,杜立特被提升到2级。
<日军扫荡成本沉重>
空袭发生后,为了摧毁美军在中国的空军基地,报复帮助美军的中国人,日军发动了浙江和江西的战斗。1942年6月,日军占领衢州、丽水、玉山三个为美国飞机加油的机场后,使用4723名工人和34461名步兵摧毁机场两个多月。
日本军队以匕首、太阳镜、手套和其他美国飞行员赠送的礼物为线索,严厉折磨中国平民,询问美国飞行员的下落。中国东部中心损失惨重。据统计,仅在衢县,“士兵死亡约1万人,人民死亡2万多人,被绑架失踪3万多人”。在浙江和江西的整个战役中,约有25万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杀害。
杜立特空袭的另一面: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