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皇太极政治成功的保障:汉化四项政策奠定了统治基础

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在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也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失去母亲,20岁带领军队战斗,35岁登基,17年,52岁去世。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皇太极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当时中国有四颗耀眼的明星:一颗是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年),一个是农民军领袖李自成(1606~1645年),另一个是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1592~1634年)。这四个人代表了自己的国家或集团的利益,参与了前所未有的悲剧和令人难忘的政治竞争。最后的结果是:林丹汗在43岁的时候击败了青海和草滩;崇祯皇帝强迫皇后自杀,砍伤自己的女儿,在煤山上上吊,34岁;李自成在紫禁城当了一天皇帝,40岁时在九宫山被击败。林丹汗、崇祯皇帝、李自成的基业,最终都归皇太极及其子孙。

皇太极成为最大的赢家绝非偶然。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他显然都比对手高。

文治:革弊图新

文治棋盘上,皇太极调整关系,革弊图新,有四步高棋:

革除弊政,调整满汉。努尔哈赤晚年,尤其是进入辽河平原后,实施了一些错误的政策——大量迁民,按照丁编庄,清查粮食,占领田地,满汉共居,杀害众生,遭到辽东汉民的反抗,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有的汉人在饮用水和盐中投毒,有的卖猪毒死,有的拦路杀死独自旅行的满族人,有组织的武装暴动层出不穷。努尔哈赤没有停止奴役和屠杀汉人,继续执行高压政策。结果矛盾进一步加剧,人口逃亡,丁壮锐减,田园荒芜,“民将饿死”,寇盗猖獗。

继位后,皇太极及时调整了父汗的错误策略:

对汉民:他提出“治国之本,莫先安民”,强调满洲、蒙古、汉人之间的关系“如五味,调整贵得其宜”。他决定:汉人强壮,分别居住;汉族降人为民;善待逃犯,放宽惩罚——“人民快乐,逃犯停止”。

[img]20436[/img]

对汉官:汉官原属满洲大臣,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地不能耕种;官员去世后,妻子想把贝勒家当奴隶。作为笼络汉族上层人物的重要政策,皇太极优礼汉官。对归降的汉官给予田地,分配马匹,奖励,任命官职。范文程就是皇太极重用汉官的例子。参加军政大计的“太宗即位,召直左右”。每逢议事,总问:“范章京知道吗?遇到不当的演奏,总说:“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量呢?“范章京也这么说。太宗承认。有一次范文程在宫里吃饭,看着满桌美味佳肴,想起老父亲,停筷不吃。太宗明白了他的想法,立即派人把宴会送到范文程家。后来,范文程成为内秘院大学士,这是清朝汉人任相的开始。

对汉儒来说:“士为秀民,士为秀民,士为秀民,士为秀民,士为秀民,士为秀民,士为秀民。大明有人才却不能用。大顺没有洪儒俊彦,牛金星只是个举人,决定大清能否在这场龙虎斗中取胜的关键在于能否占领大量人才。努尔哈赤屠杀了太多的明朝生员,“处死”了所谓的通明者,其中约有300名“隐藏的免疫者”成为了八旗包衣下的奴隶。皇太极命令这些奴隶的生员参加考试,所有的主人都不能阻止他们。这是后金科举考《清太宗圣训》的开始,共有200人获胜。他们从原来的奴隶身份中被“拔出”,获得自由和奖励。然后举行汉人生员考试,取228人,从中录取举人,重用。这一举措,反响强烈,“仁声远播”。

满洲族名,建号大清。皇太极做了两件大事,影响千古,历史永存。一个是改族名的女真是满洲。天聪九年(1635年)10月13日,天聪汗皇太极发布命令改名为满洲。此后,满洲(以下简称满族)的名字正式出现在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上;另一个是改名为清朝的大金。天聪十年(1636年)4月11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时皇位仪式,改名为“大金”,改名为“大清”,改名为“崇德”。皇太极有两个年号:一个是天聪,另一个是崇德,十二帝十三朝出现在清朝。为什么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有一个传说:努尔哈赤早年逃跑时骑着一匹大青马,匆匆赶路,马筋疲力尽。努尔哈赤伤心地说:“大青啊,大青,以后我会得到世界,国号叫大清!当然,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不需要深究。皇太极改国,称皇帝意图表明,他不仅是满洲的汗水,也是蒙古人、汉人和所有人的汗水。他是清朝臣民的皇帝。

“南独坐”,完善体制。随着后金的发展,皇太极改革完善了政权机构。一是除去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强迫大贝勒代善,废除汗与三贝勒并坐,改为皇太极“南独坐”,强化君主极权;二是巩固和完善八旗制度,逐步建立八旗汉军,管理汉军及其附属军队、政府和人民,扩大八旗蒙古,加强对蒙古的统治;第三,建立蒙古衙门(崇德三年改名为理藩院),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第四,模仿明制,建立内三院、六院、都察院,形成内三院、六院、都察院、理藩院所谓“三院六部二衙门”的政府结构,基本完善了政府组织的体制和结构。

创造红衣炮,创造重量(zhòng)军。在宁远战争、宁锦战争和北京战争三次重大失败后,天聪汗皇太极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他没有最新的武器——红色大炮。这把炮是西洋人制造的,被称为“红夷大炮”;满洲忌讳“夷”字,谐音为“衣”,称红衣大炮。天聪五年(1631年)正月,第一批后金仿制的红衣大炮在沈阳造成,定名为“天佑助威将军”。从那以后,满洲终于有了自己的红衣大炮。这是八旗兵器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也是八旗军事史上的里程碑。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立了新的“重军”,即用火炮等火器装备皇太极的腰刀

备用的重型新兵种——炮兵。从那时起,清军的一些强大骑兵没有明军,明军的一些红色大炮也开始拥有清军。

这样,皇太极纠正了父亲晚年犯的错误,使后金军政事业有了新的发展。皇太极死后被称为“文皇帝”。这个“文”字恰恰说明了他一生文治功业的特点。


皇太极政治成功的保障:汉化四项政策奠定了统治基础皇太极政治成功的保障:汉化四项政策奠定了统治基础

,,

  • 谁是皇太极最喜欢的女人? 为什么皇太极独宠海兰珠?
  • 自古以来,国王就有很多妃子,几乎每个人都是美女。然而,在后宫的3000位美女中,很少有人能找到他们最喜欢的女人,无论是皇...

  • 皇太极:最后一次见到爱妃,跑了600英里,累死了6匹马
  • 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两代人中,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庭子女娶了53名蒙古妇女,占已婚妇女总数的87%以上;从公元1617年金天命二...

  • 谁是脱列哥? 乃马真后脱列哥的简介和怎么死?
  • 乃马真后脱列哥的介绍以及他是怎么死的?昭慈皇后(12世纪-1246年),也翻译了多列格捏,姓乃马真,又称乃马真后,是元太宗窝阔...

  • 揭秘:康熙皇帝为成功除鳌拜是怎样装痴装傻的
  •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一1722)也就是康熙帝,即位时才ll岁。按照规矩,“皇帝年幼,由顾命大臣辅政”。于是,由顺治帝临终时...

  • 为什么多尔根不称帝?为什么他只有6岁的顺治?
  • 公元1643年8月14日凌晨,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了。多尔根在三官庙会见了索尼和图赖,他是皇太极生前最值得信赖的内部大臣,并推...

  • 伯颜简介 蒙古八邻人元朝大将伯颜生平介绍
  • 伯颜简介:伯颜(Bayan,蒙古八邻部人于1236年至1295年)。元朝将军。曾祖述律哥图,祖阿刺从成吉思汗作战有功,被授予八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