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洋舰“平远”舰
该舰是福州船政局参照“超勇”、“济远”、法国设计建造的全钢甲舰,是19世纪末中国造船业的巅峰之作,造价为524.000两白银。
平远是一艘钢壳巡洋舰,吃水4.4米,速度10.5节,管带为李和。1894年参加黄海海战,1895年北洋水师投降后被日军接收,编入日军。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在旅顺对开海域触雷沉没。
[img]19825[/img]
巡洋舰“平远”舰。网络图
镇远号战列舰
这艘船是清朝海军在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购和建造的炮塔装甲船。它是北洋海军的主要舰艇之一。它是一艘定远级装甲船。当时,它被称为东洋的第一艘坚舰。
[img]19826[/img]
镇远铁甲舰。网络图
1880年(光绪六年) 在德国伏尔铿船厂订购,排水量7340吨,马力6000匹,航速14.5节,造价110.3万库平银。林泰曾经负责这个领带。甲午战争期间被日本海军俘虏,战后以战列舰身份编入日本海军。
广丙鱼雷巡洋舰
“广丙”属于广东水师,1894年5月,清政府第二次读水师,广东水师记名总兵余雄飞带“广甲”、“广乙”、“广丙”三舰在北洋会操。会操结束后,朝鲜的局势越来越紧张。程璧光写信给李鸿章,要求留在北洋备战。李鸿章采纳了这一讨论,“广乙”、由于留在北洋,“广丙”二舰均调入北洋水师。
“广乙”舰参加了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在海战中,它被优势敌人包围,并在18个岛上自焚。“广丙”舰参加了威海卫保卫战。1895年2月17日,其他被困威海卫的军舰向日军投降。“广丙”舰后被列入日本舰队,1895年12月21日在澎湖沉没。
[img]19827[/img]
广丙鱼雷巡洋舰。网络图
济远号穹甲巡洋舰
1894年7月22日,“济源”号巡洋舰和“广乙”号巡洋舰在护送“爱仁”号、“飞鲸”号前往朝鲜牙山任务后返航时,在丰岛海面遇到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济源”舰管带方伯谦怯战逃跑,导致“广乙”舰被日军包围,遭受重创,在十八岛附近搁浅自沉。
[img]19828[/img]
济远穹甲巡洋舰。网络图
同年9月17日,中日黄海大东沟海战中的“济源”号巡洋舰在战后不久再次逃跑,并在逃跑时撞上了已经遭受重创的扬威号巡洋舰,导致“扬威”号巡洋舰沉没。大东沟海战结束后,“济源”号舰管带方伯谦被斩首。次年2月17日,“济源”号随北洋水手剩余官兵向日军投降,被列入日本海军。
大清战舰东洋第一坚舰原产德国 被日本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