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光武帝建武16年(西元40年)2月,一直臣服于中国的交趾郡(今越南北部)发生叛乱。交趾女子征侧(Trung
Trac)因为她的丈夫被交趾郡太守苏定杀害,愤怒地起兵反抗,她的妹妹征服了两个(Trung Nhi)也呼吁回应。
姐妹俩带来的叛军得到了交趾、九真、日南、合浦等县越人的支持,于是打败了汉朝驻军,攻占了岭南65座城市。征侧自立为王,被称为“征王”。征侧自立为王后,东汉光武帝下令南方县造船、修车、修路、储备军粮,准备今后进军平反叛乱。
[img]14694' />
建武18年4月,光武帝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当时,马援已经五十多岁了。他带领汉军8000人,共有2万名军队和2000艘车船,采水陆并进,南攻交趾。马援军沿着水路进入,深入腹地,沿着山开道1000多里。他们直接捣乱了第二个巢穴,逃离了第二个洞穴。后来,他们被马援军俘虏了。建武19年5月,第二次征收被斩首,叛乱。
马援军战胜后,并没有立即凯旋回来,而是带领军队前往交趾南方,直到二征的所有党羽都被消灭。在马援凯旋回归之前,他还在当地立铜柱,认为汉界之极,有四个地方:一是钦州之西为东;一个在祥州南部;一个在林邑北部是海界;一个在林邑南部是山界。在铜柱上雕刻:“铜柱折断,脚趾熄灭”。
[img]14695' />
马援在建武20年9月(西元44年)成功归来。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帮助人们疏通渠道,管理城市轮廓,教授当地人民农业技术,促进岭南农业经济发展。马援在当地的声誉达到了顶峰,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和尊重。马援回到东汉后,光武帝称他为新闻侯,以表彰他的成就。
汉朝历史事件揭示了交址反叛的原因和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