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南北大战,让轻取沈阳的后金军意外遭遇劲敌,连续多次恶战,多次失败,险象环生,倍极艰难。
后来清人魏源也感慨其为:是服役,明以万余人当我几万人,虽然力屈而覆,为辽左用兵以来的第一血战.
而明人则感到自豪,《明溪宗录》称之为“令人生气”、“时咸壮之”。
特别是秦良玉派川东土司兵面对几次强敌的壮烈表现,极其令人敬佩。后来兵部尚书张鹤鸣曾评论过这场战争:浑河血战,首功数千,实石柱,酉阳二土司功”。其他明军也大多英勇刚烈,为人所鄙视的贪生怕死的人寥寥无几。
[img]13882[/img]
这场惊天动地的战争也引起了当时朝鲜人的极大关注。时任满浦大使的郑忠信在李朝的报告中说:“俘虏中言守城的善良不如清河,野战的壮丽不如黑山(即浑河)和李朝的记录。后来,《光海军日记》也称赞“俘虏的死亡和伤亡也是如此,以至于他仍然很害怕”。
根据后金自己的史书,八旗所部确实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伤亡惨重。
特别是红甲喇军、白旗军、连努尔哈赤最精锐的黄旗军都在强大的四川军队面前被击败。
许多八旗军将领甚至在激战中被明军活捉。
努尔哈赤为了稳定军心士气,在这场战役中祈祷众多阵亡者,还于16日召开了祭奠亡灵的专题会议。
八旗战亡将领见于雅巴海、布哈、孙扎钦、巴颜、雅木布里、实尔泰、郎格、杜木布、大哈木布禄、旺格等9人。
[img]13883[/img]
根据《满文老档》太祖卷19里的记录,努尔哈赤对浑河北岸八旗步兵输给川东土司兵极为愤愤不平,追查改革了拜音达里和伊朗阿的职务。
主要罪行是在与川兵相遇时“不战而败”,批评雅松“带我常胜之军,望风而行,以失锐气”(见《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3)
浑河血战的评价是什么?它对历史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