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沙皇和俄罗斯入侵中国黑龙江流域,建立雅克萨等殖民地,屠杀当地军民。当时,黑龙江流域属于清朝的管辖范围,恰逢清军入关,
忙于统一中国战争,后方空虚,没有时间考虑俄罗斯对东北边境的侵略。到20世纪50年代,俄罗斯的扩张越来越猖獗,奥努弗里·斯捷潘诺夫(Онуфрий
Степанов)沙俄哥萨克军队由黑龙江入侵松花江,沿途烧杀抢掠。此时,清南明战争如火如荼,东北八旗军几乎全部调入中原,兵力极其空虚。1647年,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只有130多名驻军,无法有效抵御俄罗斯入侵。1652年(顺治九年),清将海色等与俄罗斯作战,清军失败。面对沙俄侵略的严峻形势,清政府开始采取相应的对策。1653年(顺治十年),清廷在宁古塔设立了以沙尔虎达为首任章京的昂邦章京。与此同时,增派300名士兵驻扎在宁古塔,并联系赫哲族、费雅喀族和其他被俄罗斯欺负的原住民,共同对抗哥萨克入侵。然而,当地清军的力量仍然很弱,尤其是火器装备不足。因此,清朝开始向朝鲜要求援助。
[img]13851[/img]
1636年“丙子乱”后,朝鲜成为清朝的附属国,协助宗主国作战是其义务。此外,朝鲜对清朝的军事援助也不是没有先例的。在明清松锦战争中,清朝征兵的朝鲜军队参加了。为了击退使用枪支的哥萨克骑兵,清朝特别指示要“善使鸟枪”的朝鲜士兵,以当地冷兵器为主要武器的清军的不足。除了加强军力,增加胜算,清朝征兵朝鲜也有加强控制朝鲜的因素。朝鲜被迫成为清朝的国家,内心对清朝充满怨恨,“北伐论”猖獗。朝鲜国王孝宗李浩当时在位,是北伐坚定的论者,暗中采取积极措施“反清复明”。清朝自然意识到朝鲜的异地图,因此发生了六使责备事件。在这种情况下,清朝征服朝鲜士兵也是为了测试他们的忠诚度,加强他们的控制,防止朝鲜有不当行为。
[img]13852' />
这是朝鲜第一次和俄罗斯没有交往。朝鲜将俄罗斯(Россия,Russia)它被翻译成“罗禅”,类似于当时清朝称之为“罗刹”。此外,在其他朝鲜史料中也有“浣熊车”、“虏车”、“老叉”、“老羌”、“车汉”等说法。比如后世著名学家李玉就留下了这样的记载:“我孝庙九年戊戌变法,大国征兵助攻车汉贼。车汉,罗禅也。“1654年2月(顺治11年,朝鲜孝宗5年),清朝派使者韩巨源来到朝鲜,带来清朝礼部的咨文:“会宁府听昂邦章京的话,带领100名朝鲜鸟枪选手前往罗禅,3月初10日前往宁古塔。“六使盘问后,朝鲜已经收敛了很多,所以听了清朝的话,派遣了军队。朝鲜在领导郑太和的建议下,决定以咸镜道兵马虞侯边为将军出征,拉开了“罗禅征伐”的序幕。
罗禅征伐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形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