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成功的军队很少从南到北进行讨伐。朱元璋集团崛起于江淮后,扫平了大部分英雄,指出了蒙古元统治中心。朱元璋派最有效的将军徐达带领他的老师北上,成就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传奇之一。以下是徐达北伐的简要介绍。
[img]12762' />
元末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11月,元朝廷早已在各地起义军的打击下摇摇欲坠。朱元璋命徐达为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朱元璋集团非常重视这一点,因为这是对元政权的最后一击。在军队踏上征途之前,朱元璋亲自举行了祭神仪式,并亲自教授了徐达等人的策略。徐达率军开拔后攻势顺利,迅速攻克沂州,招降守将王宣。不久攻克宜州,没想到降将王宣复叛,徐达就杀了他。攻下莒、密、海诸州,然后派韩政分兵守卫黄河。张兴祖攻占东平、济宁,并率军攻占益都,攻占淮、胶等州县。济南投降,徐达分兵攻取登、莱,山东全部平定。
[img]12763' />
公元1368年,朱元璋改年为“洪武”,即皇位,正式建立明朝。不久,徐达还军济宁,率水师追溯黄河,直奔汴梁,守将李克彝逃走,左君璧、竹贞等投降。于是从虎牢关进入洛阳,在洛水之北大败元军。徐达率军平定嵩、陕、陈、汝等州,然后直捣潼关,击败守将李思齐等,可谓一路凯歌。获得好消息后,朱元璋专程前往汴梁,设宴安慰徐达,听取下一步北伐的战略策略。
闰七月,徐达与常遇春会师河阴,派副将分道巡游河北之地,连下卫辉、彰德、广平。临时驻扎在临清的军队,派傅友德开辟陆路使步骑兵通过,派顾时疏通河道使水师通过,然后向北引兵。常遇春与徐达合兵,水陆并进,在河西务大败元军,进一步攻克通州。元顺帝带着王子、妃子等逃往北方。一天后,徐达陈兵齐化门,填濠登城。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拒绝投降,徐达将他们斩首,此外,没有杀人。徐达的军队在战争期间有良好的军事纪律。他命令人们关闭政府库,登记书籍和宝藏,并命令张胜带领1000名士兵守卫宫殿门,让宦官照顾宫殿和公主。严禁士兵入侵和欺负他们。据说城中官民安居乐业,店铺照常营业。
[img]12764[/img]
朱元璋征服大都后,命徐达和常遇春继续进取山西、西北等地,进一步完成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
徐达北伐怎么了?北伐成功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