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觉华岛之战,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说到明末宁远之战,大家都会想到,其实觉华岛之战是宁远之战同期发生的一场战役,是后金之主努尔哈赤攻打宁远后突袭觉华岛的一场战役。
[img]12607[/img]
这场战役可以算是宁远战役的分战场,但战役规模并不逊色于宁远战役规模。宁远之战大家都很熟悉,所以就不多介绍了,但同期的觉华岛战役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1626年正月25日晚,努尔哈赤开始将主力转移到靠近觉华岛的龙宫寺。为了方便登岛,觉华岛位于宁远以南的海面上,距离大陆还有18英里。多年前明朝关宁锦防线成立后,觉华岛成为明朝储存辽东战略物资的物流基地。通常,它只能乘船与关内外的大陆地区进行交流。因为未来没有水军,所以明军在岛上的粮食储存一直是鞭长莫及的,但是努尔哈赤进攻的时候是隆冬,海面被冻住了。后金军从岸边履冰,可直达岛上。为了加强防御,觉华岛的明朝守军曾沿岛凿出一道长达15英里的冰濠,以阻止后金骑兵的突入。但天气寒冷,冰浩很快冻结,金军直接穿过冰海,进入岛上,仅一天,岛上7000名明军,岛上7000多名无辜人民,也被屠杀,在整个血腥的战斗中,离觉华岛最近的宁远守军,没有采取任何救援行动,让岛上的军民灭亡。
[img]12608[/img]
这场战争的结果远远大于早些时候发生的宁远保卫战。觉华岛之战以明军的失败告终。据史料记载,除了1.5万多名明朝军民被摧毁外,岛上还有2万多艘船只和8万多块石粮草,也被后金焚烧和掠夺。到目前为止,明朝辽东地区的物资储备几乎全部被摧毁。
由于明朝政府宣传的需要,宁远大捷被重点宣传。同时,觉华岛的惨败并没有被刻意掩盖。宣传规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这场战争中,双方的损失比非常惊人。明军死于7000名官兵。同时,据研究,后金只有269人死亡,战斗完全片面。每年有数百万两银喂养的关宁军这么脆弱吗?
然而,经过仔细计算,这一结果并非不可能。确切地说,这是可以理解的。孙承宗建立关宁锦防线后,觉华岛作为海运中转枢纽,成为明朝至关外的重要交通中转站和辽东明军的后勤基地。由于远离大陆,后金没有水军,孙承宗长期以来一直犯了错误,认为这是最不可能战斗的地区。因此,觉华岛自成为明朝的供应基地以来,从未驻扎过任何军队,只有7000名明朝水军在岛上进行运输和防御。
[img]12609' />
现在觉华岛已经成为一个旅游胜地,即使在岛上,很少有人记得400年前的血腥抵抗
所谓的7000明朝水军,也是为了应对关内外的供应和船队,船队表面上属于明朝军事武装,但实际上属于军事、商业、人民船队组织,水军除了船队水手工作,也从事运输、搬运、仓储物流工作,不是一个明朝军队武装,根据历史记录,军队既没有盔甲,也缺乏武器,对面是成千上万的后金骑兵武装牙齿,最终呈现片面的趋势并不奇怪,这场战争与其说是觉华岛的战争,不如说是觉华岛的屠杀!
然而,即便如此,岛上1.5万多名军民仍在奋起反击。据后金史料记载,这支没有战斗力的明朝水军甚至冲出了觉华岛,在海冰上与后金军进行了肉搏战。从海上到觉华岛的山上,共有269名后金官兵被杀。考虑到战争中伤亡人数往往大于死亡人数的几倍,觉华岛之战后,后金可能会伤亡1000多人。不排除后金掩盖了伤亡,甚至不少于几天前发生在附近的宁远保卫战(后金记录了500人伤亡)。岛上的军民可以在没有援军和武器的情况下获得这样的杀戮,这仍然显示了明朝军民的死亡勇气和鲜血!
不幸的是,战斗结束后,宁远的守军受到了高度赞扬。关城自卫的袁崇焕成了民族英雄,而觉华岛英勇战死的数万明朝军民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
在明清战争伤亡最大的一战中,为什么700名明军只杀了200名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