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两场令人难以置信的决战:西方的高加米拉战役和东方的昆阳战役。这两场决战对王朝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并有一个共同的不可思议的地方,即失败者有非常明显的数量优势,并做出了精心的准备,没有轻视敌人的意义。很难相信胜利者没有使用任何特殊的技巧,如伏击,失败的对手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
[img]12409' />
以昆阳大战为例,它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弱胜强”的典范。昆阳之战确实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但“弱”胜“强”的真相令人难以置信。
当时,王莽派司空王邑、司徒王寻为帅,倾其天下精锐,合兵43万,号称百万,以排山倒海的势头,压向昆阳小镇。被困在城中的汉军,兵力只有几千,刘秀也被迫出城求助。而留守头目王凤等人则主动向莽军乞讨,遭到拒绝后,大家都惊慌失措。战前形势,总兵力50-1,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惊弓之鸟,似乎不战而立判。战争期间,刘秀从城外带来的兵力只有3000人,而城中则是一群缩头乌龟。这样,作战双方的局面是:总兵力100-1,一方以逸待劳,另一方惊讶不定,似乎不战而成败。但是历史的编剧能力超出了每个人的想象。王莽的军队多达43万,有熟悉63个兵法的谋士,有身高2.3米的巨无霸作战将军,还有虎豹犀象助阵,粮草兼备。被刘秀缺粮草的几千兵马正面决战摧毁,光武帝真是千古一帝!
[img]12410[/img]
在高加米拉战役之前,大流士的镰刀战车和特别平坦的战场准备充分。波斯数百万军队被亚历山地区3万军队击败。波斯国王死了,死了。波斯军队确实尽了最大努力总结高加米拉战役。大流士彻底研究了马其顿军队的优缺点,他的战斗部署扬长避短,非常有针对性。虽然波斯战车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波斯骑兵充分发挥了机动性的优势。多点进攻和大范围拉动使马其顿各条战线同时承受巨大压力,阵型迅速支离破碎。波斯骑兵实现了中央突破,将马其顿阵线分成两半,波斯率先获胜。不幸的是,在大流士看来,亲人的安全和波斯王的尊严显然比国家和军队的生存更重要,这种指导思想使他在关键时刻错过了机会。波斯阵线的突然崩溃是偶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拜苏的错误判断是偶然的,但波斯士兵普遍认为波斯帝国已经耗尽了战前的月食。波斯军队笼罩在这种心理阴影下,战斗精神薄弱,经不起意外和挫折。面对亚历山大的致命打击,崩溃迟早会发生。
[img]12411[/img]
当然,这是不可思议的。彭城之战必须少打多打。项羽3万骑兵从山东飞回江苏,击败刘邦50万军队。这就像一个神话。项羽可能几乎是一位著名的将军。在武勇方面,他绝对是千古第一。
世界两大著名战役:高加米拉战役和昆阳战役有什么相似之处?